《减字木兰花 秋夜》

时间: 2024-09-19 20:43:24

床前明月。

惹起乡心今夜切。

何处秋风。

萧瑟偏来小院中。

芭蕉桐叶。

搅乱愁怀向谁说。

嘹唳云间。

又听征鸿自北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床前明月。惹起乡心今夜切。何处秋风。萧瑟偏来小院中。芭蕉桐叶。搅乱愁怀向谁说。嘹唳云间。又听征鸿自北还。

白话文翻译:

床前明月照耀,勾起我对故乡的思念,今夜特别强烈。秋风从何处而来,凄凉的声音偏偏在我的小院中响起。芭蕉和桐叶的飘落,搅动了我心中的愁绪,不知该向谁倾诉。忽然在云间传来哀鸣,又听见北归的大雁。

注释:

  • 床前明月: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象征宁静的夜晚。
  • 乡心: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秋风:秋天的风,通常带有凄凉和萧瑟的感觉。
  • 芭蕉桐叶:芭蕉与桐树的叶子,象征秋天的落叶和凋零。
  • 嘹唳:形容鸟鸣清脆的声音。
  • 征鸿:指北归的大雁,象征游子思乡的情感。

典故解析:

  • 明月:古代文人常以月亮象征思念与团圆,特别是在中秋节时。
  • 征鸿:在古诗中,鸿雁常常被用来象征归乡的路途与思乡的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友书,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资料,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夜,正值秋风萧瑟、月明人静之时,诗人可能因身处异乡而生出浓烈的乡愁。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 秋夜》是一首富有情感的抒情诗。诗中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深厚的乡愁与孤独感。开头以“床前明月”引入,月光的明亮与静谧形成鲜明对比,正好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波澜。接着“何处秋风”的提问,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萧瑟与诗人的无奈。诗中通过“芭蕉桐叶”的描写,使得秋天的意象愈加鲜明,表现了诗人的愁绪和心情的复杂。最后一句“又听征鸿自北还”,点明了游子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虽然鸿雁归来,但诗人却依旧孤身一人,无法与之共享团圆的喜悦。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鲜明,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床前明月:描绘出宁静的夜晚场景,明月象征诗人的情感。
    • 惹起乡心今夜切:乡愁在此时尤为强烈,表达了离乡游子的苦楚。
    • 何处秋风:发出疑问,表现诗人对秋风的感受与思考。
    • 萧瑟偏来小院中:秋风的萧瑟之感袭来,强化了孤独感。
    • 芭蕉桐叶:自然景象的描写,象征秋天的变化。
    • 搅乱愁怀向谁说:心中的愁绪无处倾诉,显得孤独无依。
    • 嘹唳云间:听到的北归鸿雁的声音,勾起更多乡愁。
    • 又听征鸿自北还:暗示思乡与归属感的缺失。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界的风、月赋予情感,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 对仗:如“床前明月”与“乡心今夜切”,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孤独感,借助秋夜的景象,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现,反映了游子在外的无奈与愁苦。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宁静与思念,常与孤独情感相联系。
  • 秋风:通常带有萧瑟凉意,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芭蕉桐叶:象征秋天的凋零与愁绪的聚集,反映内心的感受。
  • 征鸿:象征归乡的渴望与思念,代表游子的孤独。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床前明月”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思念
      • C. 宁静
    2. 诗人对秋风的感受是怎样的?
      • A. 愉悦
      • B. 萧瑟
      • C. 平静
    3. “征鸿”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归乡的希望
      • B. 旅行的快乐
      • C. 孤独的哀愁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以月亮引发思念,但情感更加直接,集中在思乡的冲动上。而张友书的《减字木兰花 秋夜》则通过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更为复杂的孤独与愁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张友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古典诗词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