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金华何生还乡觐省 其二
尚想高人何北山,
谈经论道此山间。
故家文物依然在,
似汝须归玉笋班。
白话文翻译:
我仍然想念那位高人,他住在北山,
在这山间谈论经典与道理。
故乡的文物依旧存在,
仿佛你也该回归那玉笋班。
注释:
- 尚想:仍然想念。
- 高人:指德才兼备的人,通常用以指代隐士或志同道合的友人。
- 何北山:何北山是一个地名,代表远方的隐居之所。
- 谈经论道:讨论经典和道理。
- 故家文物:指故乡的文物和文化遗产。
- 玉笋班:可能指玉笋的文士群体,象征着高雅的文化圈。
典故解析:
- 北山:隐士的理想居所,常用以表示脱离尘世的宁静生活。
- 玉笋班:象征着一群才华横溢、志趣相投的人,可能指代文人雅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在元代末期的动荡年代中,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政治才能,积极参与了反元复明的斗争。其诗歌风格多以豪放、清新见长,常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基送别朋友何生还乡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故乡文化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高人隐士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高人的怀念和故乡文化的追思,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首句“尚想高人何北山”以问句开头,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高人深切的思念,同时也暗示着一种孤独与渴望的情感。接着,作者描绘了高人所处的环境,强调了“谈经论道”的深邃与宁静,仿佛在诉说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故乡的文物,强调文化的延续与存在。这种对故乡的情感,既是对过往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期许。最后一句“似汝须归玉笋班”则点明了对于友人的寄语,既是希望他能回归故土,也是对文人群体的一种认同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既有对高人的敬仰,也有对故乡文化的依恋,展现了刘基独特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尚想高人何北山:表达了对高人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思念。
- 谈经论道此山间:描绘了高人清雅的生活方式,强调山中宁静的氛围。
- 故家文物依然在:怀念故乡的文化与历史,表现出对传统的珍视。
- 似汝须归玉笋班:劝告友人回归故土,传达对理想人群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一定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隐喻:将高人与故乡文化作对比,表达出深层次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对高人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文化的眷恋,反映出一种既有个人情感又有社会文化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人:象征着理想的隐士生活,代表着智慧与超脱。
- 北山:隐喻着理想的栖息之地,远离尘世喧嚣。
- 故家文物:文化的根基与传承,象征着对传统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人”指的是?
- A. 一位名人
- B. 隐士或志同道合之人
- C. 一个普通人
-
“故家文物依然在”中的“文物”指的是什么?
- A. 文化遗产
- B. 现代艺术
- C. 自然景观
-
诗中提到的“玉笋班”象征什么?
- A. 文人雅士的圈子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食物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早发白帝城》:描绘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风格较为豪放,而《送金华何生还乡觐省 其二》则更显细腻与深邃。
参考资料:
- 刘基《诗集》
- 《元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