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韵荅严衍二上人 其一》
时间: 2025-01-14 09:13: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用韵荅严衍二上人 其一
厚禄故人音问疏,
天官不拟介推除。
莫思浮世尘埃事,
好共深山木石居。
月满高楼留客饮,
灯明寒榻课儿书。
城头鼓角沉沉夜,
肠断乡关人梦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厚待的旧友,音信渐渐疏远,天上的官职并不打算像介之推那样去除。我希望你不要再想那些世俗的尘埃琐事,愿意和我一起在深山中隐居。月亮在高楼上圆满,留客共饮,灯光明亮的寒榻上陪伴儿子读书。城头的鼓声和号角在沉沉夜色中回响,让我心肠断裂,思念着故乡的人们在梦中初现。
注释
- 厚禄:丰厚的俸禄。
- 介推:典出《左传》,介之推为了保护隐士的朋友而辞官,后成为隐士的象征。
- 浮世:指喧嚣的世俗生活。
- 深山木石居:指隐居于深山,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 月满高楼:形容月光明亮,适合饮酒。
- 灯明寒榻:灯光明亮的寒冷卧榻,指在孤独的环境中读书。
- 城头鼓角:指战斗的鼓声和号角,传达出战争的气息。
- 肠断乡关:形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他是元末明初的重要人物之一,曾参与推翻元朝统治,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刘基的诗歌多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刘基身处变革的时代,面对旧友的疏远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思念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开篇以“厚禄故人音问疏”引出主题,诗人对身处高官厚禄的朋友感到失落,表达了人际关系的疏远。接着提到“天官不拟介推除”,通过典故引发读者对理想生活的思考,强调了自身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在意象的构建上,诗人通过“月满高楼留客饮”与“灯明寒榻课儿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温馨的夜晚,表现出对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渴望。同时,“城头鼓角沉沉夜”则将现实的沉重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感受到诗人对乡关的思念和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厚禄故人音问疏:以“厚禄”引入,强调对朋友的关心,却因生活的忙碌而疏远。
- 天官不拟介推除:借用典故,表达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拒绝。
- 莫思浮世尘埃事:劝诫朋友不要再为世俗琐事烦恼。
- 好共深山木石居:渴望与朋友一起隐居,远离尘世的喧嚣。
- 月满高楼留客饮:描绘出一个宁静的夜晚,邀请朋友畅饮。
- 灯明寒榻课儿书:在温馨的环境中陪伴孩子读书,体现诗人的家庭观。
- 城头鼓角沉沉夜:描绘出战争的紧迫感,反映社会动荡的背景。
- 肠断乡关人梦初:最后表达对故乡的眷恋,情感浓烈,令人心痛。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厚禄”比喻丰富的生活,反衬与朋友的疏远。
- 对仗:如“月满高楼,灯明寒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典故:介之推的典故增添了诗的深度,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和智慧。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疏远的惋惜,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厚禄:象征高官厚禄,但也暗示人情冷暖。
- 深山:代表隐逸、宁静的理想生活。
- 月:象征明亮与清静,寄托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城头鼓角:象征战争与动荡,反映出社会的不安。
- 乡关:寄托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介推”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屈原
- B) 介之推
- C) 李白
-
“月满高楼留客饮”中的“月”象征着什么?
- A) 亲情
- B) 宁静
- C) 战争
-
诗人希望与朋友共同隐居的地方是哪里?
- A) 城市
- B) 深山
- C) 河边
答案
- B) 介之推
- B) 宁静
- B) 深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对比作品:王维的《终南山》
- 主题:均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侧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刘基则更多地关注人际关系与情感的流失。
-
解读:王维的诗通过自然景色表现内心的宁静,而刘基则通过对话与反思展现与朋友的疏远与故乡的思念,两个诗人的表达方式各有千秋,体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刘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名家解读》
以上内容为《再用韵荅严衍二上人 其一》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