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移止…之作》

时间: 2025-01-17 09:46:52

典籍开书府,恩荣避鼎司。

郊丘资有事,斋戒守无为。

宿雾蒙琼树,馀香覆玉墀。

进经逢乙夜,展礼值明时。

勋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

年年佐尧舜,相与致雍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移止…之作
崔曙 〔唐代〕

典籍开书府,恩荣避鼎司。
郊丘资有事,斋戒守无为。
宿雾蒙琼树,馀香覆玉墀。
进经逢乙夜,展礼值明时。
勋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
年年佐尧舜,相与致雍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中书省学习和工作的情景。书籍被打开,典籍被研读,得到的恩宠和荣光使我能够避开权势的干扰。郊外的丘陵因为有公务而显得繁忙,我在斋戒中守住无为的心态。夜晚的雾气笼罩着美丽的树木,余香飘散在玉石的台阶上。进书时遇上了乙的夜晚,举行礼仪正值光明的时刻。我的功勋与祖国的山河共存,名声与历史的竹帛一同流传。年复一年,我辅佐尧舜,追求和平与安宁。

注释:

  • 典籍:古代书籍、经典文献。
  • 鼎司:代表权力中心,指担任重要官职的地方。
  • 郊丘:指郊外的山丘,象征着公务繁忙。
  • 斋戒:表示戒除杂念,专心于学问和修身。
  • 宿雾:夜间的雾气,给景色增添神秘感。
  • 玉墀:指高雅的台阶,象征着清雅与高贵。
  • 乙夜:特指农历中的某个夜晚,具有特殊意义。
  • 勋共:功勋与国家的荣光共同存在。
  • 竹帛:古代书卷,用来记录历史和名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曙,唐代诗人,以诗歌和散文闻名,风格典雅,喜欢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崔曙在中书省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公务的看法,以及对知识和修身养性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崔曙对学习、工作的热爱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开头以“典籍开书府”引出主题,象征着知识的力量与启迪,接着描绘了在权力中心工作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权力与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中的“宿雾蒙琼树”展现了夜晚的美丽与清幽,似乎在暗示着内心的宁静与专注。随后的“进经逢乙夜”则暗指学习的严谨和礼仪的庄重,体现了崔曙的敬业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比“勋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强调了个人成就与国家荣光的紧密联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许。最后一句“年年佐尧舜”,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渴望能够辅佐明君,迎来安定的时代,体现了他高尚的情操与志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典籍开书府:开启书籍,象征知识的汲取。
  2. 恩荣避鼎司:得到恩宠而远离权力的纷扰。
  3. 郊丘资有事:在郊外的工作,与公务密切相关。
  4. 斋戒守无为:恪守斋戒,保持内心的宁静。
  5. 宿雾蒙琼树:夜雾笼罩,美丽的树木增添了神秘感。
  6. 馀香覆玉墀:余香飘散,象征着高雅的气质。
  7. 进经逢乙夜:在特定的夜晚学习经典。
  8. 展礼值明时:举行礼仪,正值光明的时刻。
  9. 勋共山河列:个人的功勋与国家山河相辅相成。
  10. 名同竹帛垂:名声如同历史的记载,流传久远。
  11. 年年佐尧舜:每年都希望能够辅佐明君,追求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宿雾蒙琼树”通过视觉描绘营造氛围。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 排比:如“勋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强化了语义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崔曙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传达了高尚的情操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意象分析:

  • 典籍:象征知识、文化和智慧的积累。
  • 郊丘:代表公务与自然的结合。
  • 宿雾:营造宁静、神秘的氛围。
  • 玉墀:象征高雅与尊贵的境界。
  • 尧舜:历史上的贤君,代表理想的统治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典籍”是什么意思? A. 古代书籍
    B. 农田
    C. 兵器

  2. 诗中“年年佐尧舜”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A. 追求财富
    B. 辅佐明君,追求和平
    C. 远离官场

  3. “宿雾蒙琼树”中的“宿雾”指的是什么? A. 早晨的雾
    B. 夜晚的雾
    C. 雨后的水汽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心灵的安宁,但更多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崔曙则更关注于知识的追求与个人理想的实现。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诗词鉴赏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