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南好,香雾养花天。
午倦帘栊多蝶舞,
晓寒庭院正蚕眠。
风脆纸鸢弦。
白话文翻译
江南的景色真美,芳香的雾气滋润着花朵。在午后的慵懒时光,窗帘下有很多蝴蝶在飞舞;清晨的寒意中,庭院里正好有蚕在安静地睡眠。微风中,纸鸢的弦声清脆响亮。
注释
-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以水乡美景而著称。
- 香雾:指花香弥漫的雾气。
- 帘栊:指窗帘和窗户。
- 蝶舞:蝴蝶飞舞的情景。
- 晓寒:清晨的寒冷。
- 庭院:院子。
- 蚕眠:蚕在安静地休息或睡眠。
- 纸鸢:风筝,通常用纸做成。
- 弦:这里形容风筝的线被风吹动时发出的声音。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特别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景色,反映了作者对江南风光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琬怀(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风格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细腻的生活情感。他的作品多反映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江南地区繁荣时期,文人们常用诗歌记录和赞美身边的自然景色和生活情境。刘琬怀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了江南的美丽。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二十七 杂咏》是一首描绘江南自然风光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这一地区的深厚感情。诗的开头“江南好,香雾养花天”便点明了主题,抒发了作者对江南美丽环境的赞美,给人以清新、怡人的感觉。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午倦帘栊多蝶舞”,展现了午后懒洋洋的气氛,蝴蝶在窗帘下翩翩起舞,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画面。此时的窗帘和窗外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安逸和宁静。
“晓寒庭院正蚕眠”一句,则将时间的推移与自然的变化结合,表现出清晨的寒冷,庭院中蚕正安静地睡眠,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这不仅体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美,还暗含了诗人对生活节奏的思考。
最后一句“风脆纸鸢弦”则以纸鸢的清脆声结束,带来一种轻盈的感觉,仿佛是对生活的祝福。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细腻,表现了诗人对江南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南好,香雾养花天:赞美江南的美丽,香雾中盛开的花朵,描绘出优雅的自然环境。
- 午倦帘栊多蝶舞:描绘午后慵懒的氛围,窗帘下蝴蝶飞舞,生动展现了自然的生机。
- 晓寒庭院正蚕眠:清晨寒意中,庭院里的蚕安静地睡眠,表现出宁静的生活场景。
- 风脆纸鸢弦:微风中,纸鸢的线发出清脆的声音,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南美丽的景色比作“香雾”,形象生动。
- 拟人:如“蚕眠”,赋予蚕以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各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江南自然风光的赞美,同时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南:象征着温柔、美丽和富饶的地方。
- 香雾: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 蝴蝶:代表自由、美丽和生命的活力。
- 蚕:象征着勤劳、安静和生活的宁静。
- 纸鸢:象征着童趣和快乐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地点是哪个地区?
A. 江北
B. 江南
C. 北国
D. 西域 -
“晓寒庭院正蚕眠”中的“蚕”象征什么?
A. 劳动
B. 安静
C. 生命
D. 快乐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幸福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 B. 江南
- B. 安静
- C. 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望江南》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描绘自然美,但风格迥异。前者细腻柔和,后者则刚劲有力,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清代诗人刘琬怀研究》
- 《江南风光与诗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