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来知几度,行屐遍松楸。
白日惟催老,黄花又送秋。
山深林翳扫,墅豁稻云收。
尽说丰年乐,田家更觉愁。
白话文翻译:
重回到这里,不知已经多少次了,行走的鞋子踏遍了松树和楸树。
阳光不断催促着人们老去,黄花又一次送走了秋天。
山深林密,清风扫过,田野变得开阔,稻谷在云间收割。
大家都在谈论丰收的喜悦,然而农家的心中却愈加愁苦。
注释:
- 重来:再次来到这里。
- 屐:一种木屐,古代人们常穿的鞋。
-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见的树木。
- 白日:阳光,象征时间的流逝。
- 催老:催促老去,意指时间的无情。
- 黄花:指菊花,秋天盛开的花。
- 山深林翳:山林深处,树木繁茂。
- 墅豁:田园空旷,视野开阔。
- 稻云收:稻谷成熟,像云一样的丰收。
- 丰年乐:丰收的年景带来的快乐。
- 田家:农民家庭。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农民的辛苦与忧愁。诗中“白日惟催老”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常见于古诗中,意在引发人们对生命流逝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卫宗武,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的时期,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间疾苦,风格质朴而深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农忙之际写成,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待与对农民辛劳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松树、黄花和稻谷等意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秋天的萧瑟与丰收的双重情感。诗人首先提到自己重回故地,似乎是在追忆往昔的美好,但随之而来的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阳光的照耀不仅催生了丰收,也在无情地催促着人们的衰老。黄花的凋零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无常。
接着,诗人描绘了山林的深邃与田野的开阔,暗示着人们在丰收的喜悦之中却难以掩盖心中的愁苦。尽管外界传来丰年乐的欢声笑语,田家却因生活的艰辛而更加感到忧愁。这种对比深刻揭示了农民的真实处境,反映了作品的主题:即使在丰收的年景,农民的内心仍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生活的无奈,表现了社会的矛盾与复杂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来知几度:反复的回归,显示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同时也带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行屐遍松楸:行走在松树和楸树间,展现出一幅自然宁静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往昔的追忆。
- 白日惟催老:强调时间的无情,使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黄花又送秋:秋天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季节的轮回。
- 山深林翳扫:描绘出山林的幽深,突出自然的壮丽。
- 墅豁稻云收:田野的收获景象,表现出丰收的喜悦。
- 尽说丰年乐:反映出人们对丰收的欢庆。
- 田家更觉愁:尽管外界欢庆,农家的愁苦却愈加明显,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行屐遍松楸”与“山深林翳扫”,形成音韵的和谐。
- 拟人:如“白日惟催老”,使时间仿佛具有人性。
- 比喻:将稻谷比作云,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农民在丰收年景中的辛劳与愁苦,揭示了自然与人性之间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树、楸树:象征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 黄花:秋天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结束。
- 稻谷:象征丰收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花”指的是什么季节的花?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诗人对丰年乐的感受是:
- A. 高兴
- B. 忧愁
- C. 无所谓
- D. 疲惫
-
诗中“白日惟催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C. 对生活的热爱
-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卫宗武的《重到霅陇》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疾苦的关注,但卫宗武更侧重于农民的辛劳与忧愁,而杜甫则更强调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文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