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

时间: 2025-01-04 13:07:34

榆景转凄凉,逢秋更断肠。

百年能几日,多岁负重阳。

杜酿悭浮白,陶篱半点黄。

可嗟人事异,花不减寒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榆景转凄凉,逢秋更断肠。
百年能几日,多岁负重阳。
杜酿悭浮白,陶篱半点黄。
可嗟人事异,花不减寒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凄凉的秋景中,感到心中无限的惆怅和伤感。人活一百年能有几日呢?在重阳节这一天,往往是对逝去岁月的惋惜。杜甫的酒酿已经悄然失去光彩,陶渊明的篱笆上也只有零星的黄花。令人唏嘘的是,世事无常,人事变迁,唯有那花香仍然在寒冷中不减。

注释:

  • 榆景:榆树的景象,象征秋天的凋零,表现出一种凄凉的情怀。
  • 重阳:指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古时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 杜酿:指杜甫的酒,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追忆。
  • 陶篱:指陶渊明的篱笆,象征隐逸的生活和田园风光。
  • 寒香:指寒秋中花香依然存在,象征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卫宗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诗风清新而蕴含哲理,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重阳节,正值深秋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人事变迁的感慨,折射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美好岁月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重九》通过描绘秋天的凄凉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两句“榆景转凄凉,逢秋更断肠”,将秋天的景象与内心的伤感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接下来的“百年能几日,多岁负重阳”进一步加深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重阳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往往让人感到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提到的“杜酿悭浮白,陶篱半点黄”,则是通过对杜甫和陶渊明的引用,表现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的苍白。最后一句“可嗟人事异,花不减寒香”则是对人事变迁的感叹,虽然人事无常,但自然的花香依旧存在,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坚韧的认可与赞美。这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思考,展示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榆景转凄凉:榆树的景色变得凄凉,暗示秋天的来临。
  • 逢秋更断肠:在秋天这个被视为凋零的季节,更加令人心痛。
  • 百年能几日:一生百年,能有几个日子是值得珍惜的?
  • 多岁负重阳:经历重阳节时,感叹岁月的流逝和重阳的特殊意义。
  • 杜酿悭浮白:杜甫的酒酿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色彩,表现对美好过去的怀念。
  • 陶篱半点黄:陶渊明的篱笆旁,只有零星的黄花,象征着孤独和寂寞。
  • 可嗟人事异:感叹人事的变化无常。
  • 花不减寒香:然而,尽管人事变迁,寒天的花香依然存在,展现生命的坚韧。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榆景”比喻秋天的凄凉,增强了意境。
  • 对仗:诗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杜酿和陶篱象征着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了对美好岁月的怀念与现实的哲思,以及对生命坚韧的认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榆树:象征着秋天的凋零与孤寂。
  • 重阳: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传统文化。
  • 杜酿: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忆。
  • 陶篱:象征着隐逸生活的理想。
  • 寒香: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重阳”指的是哪一天?

    • A. 农历八月十五
    • B. 农历九月初九
    • C. 农历十月初十
  2. “榆景转凄凉”中“凄凉”指的是什么?

    • A. 温暖
    • B. 悲伤和冷清
    • C. 兴奋
  3. 诗中提到的“杜酿”指的是哪位诗人的酒?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答案:

  1. B. 农历九月初九
  2. B. 悲伤和冷清
  3. B. 杜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秋天的景象,但意境更为宁静,表现出归隐生活的恬淡。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涉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对亲情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