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芳草茸茸衬马蹄,两陪宪节过琴溪。
东风又属梨花月,膏雨新调燕子泥。
邮舍亭空苍藓合,钓台人去暮云栖。
此行不惮驱驰远,千里江山入品题。
白话文翻译:
芳草如茵,柔嫩的草地衬托着马蹄的轻快,两人陪着节日的欢庆走过琴溪。
东风又把梨花和明月带来,春雨滋润下,燕子们开始筑巢。
邮亭空荡荡的,青苔覆盖,钓鱼的人已然离去,只有暮云静静栖息。
这次行程我毫不畏惧路途遥远,千里江山尽在我的笔端题写。
注释:
- 芳草:指芳香的青草,象征春天的生机。
- 宪节:指节日,可能指春天的节日。
- 琴溪:河流的名字,寓意着音乐和诗意的结合。
- 东风:春风,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梨花月:指梨花盛开的时节,月光映照下的美景。
- 膏雨:滋润的春雨,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邮舍:古代的驿站,供人休息的地方。
- 苍藓:青苔,生长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象征着荒凉。
- 钓台:钓鱼的地方。
- 暮云:傍晚时分的云彩,象征着宁静与思考。
- 千里江山:广阔的山河,象征着壮阔的景色和历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定,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景交融著称。他的诗风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琴溪》创作于春季,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远行的无畏和对自然的亲近感。
诗歌鉴赏:
《琴溪》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芳草茸茸,马蹄轻快,伴随着节日的欢庆,给人一种温暖和愉悦的感受。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东风”和“膏雨”,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梨花盛开,燕子归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后两句则转向一种静谧的氛围,邮舍的空旷与钓台的无人,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淡淡伤感与思考。然而,这份孤寂并没有阻止他继续前行,反而让他更加坚定地追寻远方的美好。这种情感的转变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意,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非常成功,草地、东风、梨花、燕子等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春日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芳草茸茸衬马蹄:生动描绘了春天的草地,草的柔软衬托出马蹄的轻快,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两陪宪节过琴溪:两人陪伴着欢庆的节日,表达出一种友好的氛围。
- 东风又属梨花月:春风带来了梨花的盛开,暗示着春天的到来。
- 膏雨新调燕子泥:春雨滋润大地,燕子们开始筑巢,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春天。
- 邮舍亭空苍藓合:邮亭空荡,青苔覆盖,表现出一种孤独和荒凉感。
- 钓台人去暮云栖:钓鱼的人已离去,余下的只有静谧的暮云,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此行不惮驱驰远:诗人表明自己不惧怕远行,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千里江山入品题:诗人将广阔的江山尽收笔端,表现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芳草茸茸”,将草地比喻为温暖的怀抱。
- 拟人:如“东风又属”,赋予春风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邮舍亭空苍藓合,钓台人去暮云栖”,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在孤独中仍然坚持追寻美好生活的勇气与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草: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与希望。
- 琴溪:音乐与自然的结合,象征诗意的流淌。
- 东风:春天的象征,带来温暖和生机。
- 燕子:春天归来的鸟,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邮舍:古代人们出行的驿站,暗示着远行与孤独。
- 钓台: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琴溪》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李定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春天的代表意象是?
a) 雪花
b) 燕子
c) 秋叶 -
诗中“此行不惮驱驰远”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a) 退缩
b) 勇敢追寻
c) 无所谓
答案:
- b) 李定
- b) 燕子
- b) 勇敢追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对春天的感怀与思考。
- 王之涣《登鹳雀楼》:表达壮丽山河的情怀。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但更多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壮志。
- 杜甫《春夜喜雨》:以春雨为主题,侧重于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定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