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在绍熙甲寅浙东西大旱帝连江淮至秋暴雨水》

时间: 2025-01-06 09:41:59

去年数州旱,秋雨漂民庐。

今年复春霖,赤子忧为鱼。

不见日月旋,但见霰雪俱。

处者绝营为,出者困泥涂。

近山不可樵,平地不得锄。

有壤莫粪田,有火莫烧畲。

花木淡惨惨,麦苗冷疏疏。

张王阶下苔,寒酸井边蔬。

上天胡不仁,苍和五何辜。

传闻常润间,流殍满路衢。

鄞江祸尤酷,越山复何如。

米乡已无积,山郡岂有余。

小人急眼前,负贩日夜趋。

只知利一已,岂暇卹里闾。

屈指至秋成,未可保无虞。

尧汤备先具,庶冀收桑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岁在绍熙甲寅浙东西大旱帝连江淮至秋暴雨水 姜特立 〔宋代〕

去年数州旱,秋雨漂民庐。 今年复春霖,赤子忧为鱼。 不见日月旋,但见霰雪俱。 处者绝营为,出者困泥涂。 近山不可樵,平地不得锄。 有壤莫粪田,有火莫烧畲。 花木淡惨惨,麦苗冷疏疏。 张王阶下苔,寒酸井边蔬。 上天胡不仁,苍和五何辜。 传闻常润间,流殍满路衢。 鄞江祸尤酷,越山复何如。 米乡已无积,山郡岂有余。 小人急眼前,负贩日夜趋。 只知利一已,岂暇卹里闾。 屈指至秋成,未可保无虞。 尧汤备先具,庶冀收桑榆。

白话文翻译

去年有几个州遭遇旱灾,秋雨冲毁了百姓的房屋。 今年又逢春雨连绵,百姓担忧如鱼被困。 看不见日月的旋转,只见到霰雪纷飞。 在家的人无法谋生,外出的人困于泥泞。 近山无法砍柴,平地无法耕作。 有土壤不能施肥,有火不能烧垦。 花木显得惨淡,麦苗稀疏冷清。 台阶下的苔藓,井边的蔬菜都显得寒酸。 上天为何如此不仁,苍生何辜。 传闻常润之间,饿殍满路。 鄞江的灾难尤为严重,越山的情形又如何。 米乡已经无粮,山郡岂能有剩余。 小人只顾眼前利益,日夜奔波贩卖。 只知利己,哪有时间顾及乡里。 数着日子到秋天,仍不能保证无忧。 尧汤时代已有准备,希望能有所收获。

注释

  • 绍熙甲寅:指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
  • 浙东西:指浙江的东部和西部。
  • 帝连江淮:指皇帝所在的地区,包括江淮一带。
  • 霰雪:小冰粒和雪。
  • 绝营为:无法谋生。
  • :烧垦的田地。
  • 张王阶下苔:指宫殿台阶下的苔藓。
  • 苍和五何辜:苍生和五谷何辜,指百姓和庄稼无辜受灾。
  • 常润间:指常州和润州之间。
  • 流殍满路衢:饿死的人遍布道路。
  • 鄞江:指鄞县(今宁波)的江河。
  • 越山:指浙江的山地。
  • 小人急眼前:指只顾眼前利益的小人。
  • 卹里闾:顾及乡里。
  • 尧汤备先具:指尧汤时代已有准备,比喻古代贤君的治国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子山,南宋诗人,生平不详。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绍熙五年(1194年),当时浙江东西部及江淮地区遭遇大旱,随后又逢暴雨,导致严重的水灾。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天灾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灾害,描绘了连续的自然灾害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诗中“不见日月旋,但见霰雪俱”等句,运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灾害的严重性和百姓的困境。诗人对天灾的无奈和对百姓的同情溢于言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生活的艰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年数州旱,秋雨漂民庐:去年多个州遭遇旱灾,秋雨又冲毁了百姓的房屋。
  2. 今年复春霖,赤子忧为鱼:今年春天又逢连绵春雨,百姓如鱼被困,忧心忡忡。
  3. 不见日月旋,但见霰雪俱:看不见日月的旋转,只见到霰雪纷飞,形容天灾的严重。
  4. 处者绝营为,出者困泥涂:在家的人无法谋生,外出的人困于泥泞。
  5. 近山不可樵,平地不得锄:近山无法砍柴,平地无法耕作,形容灾害的全面影响。
  6. 有壤莫粪田,有火莫烧畲:有土壤不能施肥,有火不能烧垦,进一步强调灾害的严重性。
  7. 花木淡惨惨,麦苗冷疏疏:花木显得惨淡,麦苗稀疏冷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灾害的影响。
  8. 张王阶下苔,寒酸井边蔬:宫殿台阶下的苔藓,井边的蔬菜都显得寒酸,通过细节描写,展现灾害的普遍性。
  9. 上天胡不仁,苍和五何辜:上天为何如此不仁,苍生和五谷何辜,表达对天灾的无奈和对百姓的同情。
  10. 传闻常润间,流殍满路衢:传闻常州和润州之间,饿死的人遍布道路,通过传闻,展现灾害的严重后果。
  11. 鄞江祸尤酷,越山复何如:鄞江的灾难尤为严重,越山的情形又如何,进一步强调灾害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12. 米乡已无积,山郡岂有余:米乡已经无粮,山郡岂能有剩余,反映灾害导致的粮食短缺。
  13. 小人急眼前,负贩日夜趋:小人只顾眼前利益,日夜奔波贩卖,反映社会动荡和人们的行为。
  14. 只知利一已,岂暇卹里闾:只知利己,哪有时间顾及乡里,批评只顾个人利益的行为。
  15. 屈指至秋成,未可保无虞:数着日子到秋天,仍不能保证无忧,表达对未来的担忧。
  16. 尧汤备先具,庶冀收桑榆:尧汤时代已有准备,希望能有所收获,表达对古代贤君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去年和今年的灾害对比,强调灾害的连续性和严重性。
  • 拟人:“上天胡不仁”,将上天拟人化,表达对天灾的无奈。
  • 对仗:“去年数州旱,秋雨漂民庐”与“今年复春霖,赤子忧为鱼”形成对仗,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连续的自然灾害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表达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天灾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生活的艰辛,以及对古代贤君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霰雪:小冰粒和雪,象征天灾的严重性。
  • 民庐:百姓的房屋,象征百姓的生活。
  • 赤子:百姓,象征受灾的人群。
  • 日月旋:日月的旋转,象征正常的生活秩序。
  • 泥涂:泥泞的道路,象征灾害的困境。
  • 花木:自然景物,象征美好的生活。
  • 麦苗:庄稼,象征农业生产。
  • 苔藓:宫殿台阶下的苔藓,象征宫廷的冷清。
  • 井边蔬:井边的蔬菜,象征百姓的生活。
  • 流殍:饿死的人,象征灾害的严重后果。
  • 米乡:产米的地方,象征粮食的短缺。
  • 山郡:山地的地方,象征资源的匮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灾害包括哪些? A. 旱灾 B. 水灾 C. 地震 D. 火灾 答案:A, B

  2. 诗中“不见日月旋,但见霰雪俱”表达了什么? A. 日月的美丽 B. 天灾的严重性 C. 自然的循环 D. 百姓的困境 答案:B

  3. 诗中“尧汤备先具,庶冀收桑榆”表达了什么? A. 对古代贤君的向往 B. 对未来的担忧 C. 对天灾的无奈 D. 对百姓的同情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描绘古原草的景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姜特立《岁在绍熙甲寅浙东西大旱帝连江淮至秋暴雨水》: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百姓苦难的忧虑。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与姜特立《岁在绍熙甲寅浙东西大旱帝连江淮至秋暴雨水》: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和未来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姜特立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歌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对理解姜特立的诗作有帮助。
  • 《宋代社会史》:介绍了宋代的社会背景,对理解姜特立诗作的创作背景有帮助。

相关诗句

去年数州旱,秋雨漂民庐。下一句是什么

今年复春霖,赤子忧为鱼。上一句是什么

今年复春霖,赤子忧为鱼。下一句是什么

不见日月旋,但见霰雪俱。上一句是什么

不见日月旋,但见霰雪俱。下一句是什么

处者绝营为,出者困泥涂。上一句是什么

处者绝营为,出者困泥涂。下一句是什么

近山不可樵,平地不得锄。上一句是什么

近山不可樵,平地不得锄。下一句是什么

有壤莫粪田,有火莫烧畲。上一句是什么

有壤莫粪田,有火莫烧畲。下一句是什么

花木淡惨惨,麦苗冷疏疏。上一句是什么

花木淡惨惨,麦苗冷疏疏。下一句是什么

张王阶下苔,寒酸井边蔬。上一句是什么

张王阶下苔,寒酸井边蔬。下一句是什么

上天胡不仁,苍和五何辜。上一句是什么

上天胡不仁,苍和五何辜。下一句是什么

传闻常润间,流殍满路衢。上一句是什么

去年数州旱,下一句是什么

秋雨漂民庐。上一句是什么

秋雨漂民庐。下一句是什么

今年复春霖,上一句是什么

今年复春霖,下一句是什么

赤子忧为鱼。上一句是什么

赤子忧为鱼。下一句是什么

不见日月旋,上一句是什么

不见日月旋,下一句是什么

但见霰雪俱。上一句是什么

但见霰雪俱。下一句是什么

处者绝营为,上一句是什么

处者绝营为,下一句是什么

出者困泥涂。上一句是什么

出者困泥涂。下一句是什么

近山不可樵,上一句是什么

近山不可樵,下一句是什么

平地不得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