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东林寺睦公往吴国
——齐己 〔唐代〕
八月江行好,风帆日夜飘。
烟霞经北固,禾黍过南朝。
社客无宗炳,诗家有鲍昭。
莫因贤相请,不返旧山椒。
白话文翻译:
在八月的江上行舟正好,风帆日夜地飘荡着。
烟雾和霞光漫过北固山,稻禾和黍米在南朝的田野上成熟。
在社坛上,客人没有宗炳那样的名声,诗人中却有鲍昭那样的才华。
不要因为贤良的相国的邀请,而返回到旧时的山椒树下。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行好:指在江上行船的天气很好。
- 风帆:船上用来捕风的帆。
- 烟霞:指山间的烟雾和日出的霞光。
- 社客:指参加社祭的客人。
- 宗炳: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和画家,代表人物之一。
- 鲍昭:唐代的著名诗人,代表人物之一。
- 贤相:指有德行的宰相。
典故解析:
- 宗炳和鲍昭:二人都是古代著名的文人,诗中提到他们来表示对诗人创作成就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社客的平凡与诗人的非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79年,卒于843年,号云水,晚号法华山人,其诗风清新雅致,常写田园山水,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齐己送别睦公前往吴国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诗歌鉴赏:
《送东林寺睦公往吴国》是齐己在送别友人时所作,诗中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诗的开头描绘了八月的江水景象,风帆在日夜飘荡,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这种自然的美景与友人的离去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诗人以烟霞和禾黍来描绘江南的美丽风光,表现了他对江南土地的眷恋。同时提到社客和诗人,暗示了诗人在文人圈中的地位,反映出他对文学创作的追求与坚持。最后一句“莫因贤相请,不返旧山椒”,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对旧日时光的追忆,体现出一种高洁的志向和对友人未来的祝福。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友谊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八月江行好:八月的江上行舟正好,描绘了季节与自然的和谐。
- 风帆日夜飘:风帆日夜飘荡,表达了离别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
- 烟霞经北固:北固山的烟雾与霞光,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增强了离别的氛围。
- 禾黍过南朝:南朝的禾黍成熟,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 社客无宗炳:社坛上的客人没有宗炳那样的声望,暗示了对平凡的感慨。
- 诗家有鲍昭:诗人中有鲍昭这样的才子,表达了对文人雅士的敬重。
- 莫因贤相请:不要因为贤良的相国的邀请,体现了对名利的淡泊。
- 不返旧山椒:不再返回旧日的生活,表现了对过去的珍惜与未来的期盼。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烟霞经北固,禾黍过南朝”,构成了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自然景象(江、风帆、烟霞、禾黍)来表达情感,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线,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对故人的祝福,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选择的深思,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不为名利所动的高尚情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人生旅途。
- 风帆:象征着自由与远行的梦想。
- 烟霞:象征着美丽而又短暂的时光。
- 禾黍:象征着丰收与家乡的依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社客”是指什么?
- A. 参加社祭的客人
- B. 宴会上的宾客
- C. 商贸客人
-
“莫因贤相请”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渴望名利
- B. 对名利的淡泊
- C. 对权力的追求
-
诗人提到的“禾黍”象征着什么?
- A. 家乡的富饶
- B. 人生的无常
- C. 友谊的珍贵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
- 《别董大》——高适
诗词对比: 《送东林寺睦公往吴国》与李白的《送友人》在送别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强调个人情感的奔放,而齐己则更多地表现出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