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祝融峰》

时间: 2025-01-14 16:44:58

猿鸟共不到,我来身欲浮。

四边空碧落,绝顶正清秋。

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

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祝融峰
作者: 齐己 〔唐代〕

猿鸟共不到,我来身欲浮。
四边空碧落,绝顶正清秋。
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
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

白话文翻译

我在这里登上祝融峰,猿猴和鸟儿都无法抵达的地方,我的身心仿佛要漂浮起来。四周是空旷的碧蓝天空,山顶在这清秋的季节显得格外明净。宇宙的边界又在哪里呢?我能看到华夏与夷族的河流细细流淌。站在坛西的我独自屹立已久,阳光正在东升西落,照耀着整个神州大地。

注释

  • 猿鸟:指猿猴和鸟类,象征自然生灵,表示这里是一个人迹罕至的高处。
  • 身欲浮:形容心灵的自由与飘逸,超然于尘世。
  • 碧落:指晴朗的天空,象征清澈。
  • 绝顶:山的顶端,常用来形容高峰。
  • 华夷:指华夏民族与夷族,代表中国与外族的对比。
  • 细流:指小河流,象征柔和的自然。
  • 坛西:指祝融峰的西侧,诗人独自站立于此。
  • 神州:指中国,古代对中国的美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约779年-约847年),字景亨,号志诚,唐代诗人,著名的僧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齐己在诗作中常常结合宗教思想,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创作背景

《登祝融峰》创作于唐代,背景政治相对稳定,文化繁荣。齐己可能是在一次登山旅行中写下此诗,表达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宇宙的思考。

诗歌鉴赏

《登祝融峰》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登山的感受。诗的开头“猿鸟共不到,我来身欲浮”描绘了诗人独自站在高峰之上,猿猴和鸟儿也无法到达的孤独与高远,暗示着他在此地的超然与宁静。接下来的“四边空碧落,绝顶正清秋”则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刻画出山顶的空旷与清澈,进一步增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澄明。

“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两句则充满哲理,诗人在此不仅仅是描述自然景观,更是引发对宇宙和民族关系的思考,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理解。最后一句“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国家的深切关怀,白日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反映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在意境上极其开阔,情感上既有孤独感,也有对自然与人生的豁达,展现了齐己深厚的诗歌功底和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猿鸟共不到,我来身欲浮:表达诗人身处高峰的孤独与超脱,突出高峰的险峻与独特。
  2. 四边空碧落,绝顶正清秋:描绘高峰四周的浩瀚天空,突出秋天的清澈与宁静。
  3. 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提出宇宙的无边界问题,展现民族间的和谐与共存。
  4. 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体现时间的流逝与诗人对祖国的深情。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运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如“猿鸟共不到”和“我来身欲浮”。
  • 比喻:通过“身欲浮”表现诗人心灵的轻灵。
  • 意象:山、鸟、宇宙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望,体现了齐己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

意象分析

  • 猿鸟:象征自然的灵动,表现出一种生机与活力。
  • 碧落:象征清澈的天空,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
  • 宇宙:象征广阔无垠,引发对生命与存在的思考。
  • 白日:象征希望与光明,反映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猿鸟共不到”中的“共”字可以理解为: A. 一起
    B. 共同
    C. 都
    D. 同时

  2. “四边空碧落”中的“碧落”指的是: A. 大海
    B. 碧蓝的天空
    C. 绿树
    D. 山谷

  3. 诗的最后一句“白日转神州”寓意: A. 国家即将灭亡
    B. 诗人对国家的深情
    C. 时间的流逝
    D. 诗人对未来的绝望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望岳》- 王之涣

诗词对比

将《登祝融峰》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

  • 主题:两首诗均表现了登高望远的情感,但齐己的诗更注重自然与哲理,而杜甫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哀愁与对国家的忧虑。
  • 意象:齐己通过清秋、宇宙等意象表现开阔,杜甫则通过高处俯瞰展现人生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齐己诗词研究》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登祝融峰》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