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宛陵别二三从事》
时间: 2025-01-01 15:45: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使宛陵别二三从事
作者: 罗隐 〔唐代〕
梁王雪里有深知,偶别家乡隔路岐。
官品共传胜曩日,酒杯争肯忍当时。
豫章地暖矜千尺,越峤天寒愧一枝。
还有钓鱼蓑笠在,不堪风雨失归期。
白话文翻译:
在梁王的雪地中有深厚的友情,我偶然离开故乡,走上了隔路的岐道。
我和你们的官职共同传递着过去的荣耀,酒杯中难以忍受当下的情绪。
豫章的土地温暖,令人珍惜千尺之高,而越峤的天寒让我对一枝花感到羞愧。
还有那钓鱼的蓑衣和斗笠在,不胜风雨,失去了归期。
注释:
- 梁王: 指的是梁王,即古代的地方统治者。
- 深知: 深厚的友情或情谊。
- 偶别家乡: 偶然离开故乡。
- 官品: 官职、品级。
- 豫章: 指的是豫章江,今江西地区。
- 越峤: 指的是越地的高山。
- 钓鱼蓑笠: 钓鱼时穿的雨衣和斗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字允中,号孟寒,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901年。他以诗歌和散文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自然景色及社会风情,风格独特,常以清新婉约的笔调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罗隐出使宛陵时,与友人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感慨。诗中涉及的地名和人物,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
诗歌鉴赏:
《奉使宛陵别二三从事》是一首抒情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离别的惆怅以及对事业的感慨。开篇便以“梁王雪里有深知”引入,展现出在严寒的环境中仍然存在的深厚情谊,抒发了作者的自豪感与感慨。
接着,诗人通过“官品共传胜曩日,酒杯争肯忍当时”来反映当时的官场生活与饮酒交往的情景,表达出一种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因而,饮酒成为一种抒发情感的手段,也反映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而“豫章地暖”和“越峤天寒”的对比,巧妙地描绘出南北不同的气候,表现出诗人对故乡温暖的向往与对异乡寒冷的失落,进而引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
最后的“还有钓鱼蓑笠在,不堪风雨失归期”,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无奈。诗中将钓鱼的意象与归期相结合,令人感受到一种渴望与无奈交织的情感。
整体而言,诗中蕴含了浓厚的乡愁、深厚的友谊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诗人在面对现实时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梁王雪里有深知:在梁王的雪地中,存在着深厚的友情。
- 偶别家乡隔路岐:我偶然离开故乡,走上了隔路的岐道。
- 官品共传胜曩日:我们共同传承着往日的荣耀和地位。
- 酒杯争肯忍当时:酒杯中难以忍受当下的情绪。
- 豫章地暖矜千尺:豫章的土地温暖,令人珍惜千尺之高。
- 越峤天寒愧一枝:而越峤的天寒让我对一枝花感到羞愧。
- 还有钓鱼蓑笠在:还有那钓鱼的蓑衣和斗笠在。
- 不堪风雨失归期:不胜风雨,失去了归期。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温暖的豫章与寒冷的越峤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的冲突。
- 隐喻:钓鱼的蓑衣和斗笠象征着诗人的生活方式与内心理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对友谊的珍视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出一种悲悯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梁王: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 雪:象征着冷漠与孤独。
- 酒杯:象征着友谊与情感的沟通。
- 豫章: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 钓鱼蓑笠: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梁王”指的是什么? A. 地方统治者
B. 农民
C. 商人
D. 文人 -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A. 酒杯
B. 蓑笠
C. 雪
D. 山峦 -
“不堪风雨失归期”在表达什么情感? A. 期待
B. 无奈
C. 兴奋
D. 安宁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
- 李白《送友人》:与《奉使宛陵别二三从事》相比,更侧重于离别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罗隐的这首诗,感受其中深厚的情感与精美的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