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诗 其二》
时间: 2025-01-17 08:47: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飘飘红泪送多情,杜宇催啼不住声。
楚客墙东春已改,汉宫斜上月偏明。
伤心酒盏千缗尽,扑面香尘一阵轻。
最恨葳蕤便相见,泥人如梦竟何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花瓣飘落的情景,像是红泪般送别多情的人,杜鹃鸟不停地催促着我的悲鸣。楚地的游子,东边的墙外,春天已经变了,汉宫的月光斜照,显得格外明亮。伤心的酒杯已经喝尽千缗,扑面而来的香尘轻轻拂过。最让我痛恨的是葳蕤的花木,却又不得不相见,泥人般的梦境终究难以成真。
注释:
- 飘飘红泪:形容花瓣如红泪般轻盈飘落。
- 杜宇:即杜鹃鸟,古时常与离别、悲伤相联系。
- 楚客:指来自楚地的游子,带有思乡之情。
- 汉宫:指汉代的宫廷,代表着古代的美好时光。
- 千缗尽:形容酒喝得非常痛快,千缗即表示很多的金钱,强调酒的奢侈与悲伤的极致。
- 葳蕤:形容草木繁茂,诗中暗指与情感相关的事物。
典故解析:
- 杜宇:在古代文学中,杜鹃鸟常常与离别、悲伤相联系,诗人用它来烘托悲伤的情绪。
- 汉宫月:提到“汉宫”,暗指汉代的繁华与美好,形成与现实的对比,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乔,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抒情诗见长。他的作品常常渗透着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张乔的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音乐感,常用自然景物来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落花诗 其二》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变化与离别的痛苦,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花落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多情的感慨与对往昔的怀念。开篇用“飘飘红泪”形象地描绘了花瓣如泪水般的凋落,暗示了内心的伤感。接着以“杜宇催啼不住声”表现了悲伤的延续,杜鹃的啼鸣仿佛在催促着离别的痛苦。诗中“楚客墙东春已改”一句,描绘了春天的流逝与楚地游子的孤独,突显了游子的无奈与失落。再到“汉宫斜上月偏明”,则通过对比古代的繁华与现实的阴郁,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后半部分“伤心酒盏千缗尽”则展现了因伤感而酗酒的状态,酒杯空空,似乎酒也无法解忧。最后一句“泥人如梦竟何成”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泥人般的梦境让人感到无奈与无助,梦中难以实现的情感正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所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飘飘红泪送多情:花瓣轻盈飘落,像红泪般送别多情之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花与情感连接在一起。
- 杜宇催啼不住声:杜鹃鸟不停地啼鸣,给人一种悲情的氛围,表现了离别的痛苦。
- 楚客墙东春已改:楚地的游子发现春天已然改变,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变化。
- 汉宫斜上月偏明:借用汉代的月亮,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情绪,反映了对过去的追忆。
- 伤心酒盏千缗尽:用“千缗”形容酒的奢华,体现了因伤痛而沉溺于酒中的状态。
- 扑面香尘一阵轻:香尘轻轻扑面而来,带有一种梦幻的感觉,似乎在回忆过去的美好。
- 最恨葳蕤便相见:对繁茂的花木感到恨意,反映出对于情感的复杂心态。
- 泥人如梦竟何成:泥人和梦境的比喻,表达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拟人:花瓣化为红泪,赋予了自然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楚客墙东春已改,汉宫斜上月偏明”,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泥人如梦,形象地表达了虚幻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失去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基调悲伤而又深刻。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巧妙地传达了个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往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红泪:象征着离别的伤感与多情。
- 杜宇:代表着悲哀的声音,暗示离别的催促。
- 春: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
- 月:代表着思念与孤独的情感寄托。
- 酒:象征着抒发情感的方式,带有悲伤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杜宇”指的是哪种动物?
A. 燕子
B. 杜鹃
C. 喜鹊
D. 白鹭 -
“楚客墙东春已改”中“春已改”意指什么?
A. 春天已经到来
B. 春天已经结束
C. 春天的气候改变
D. 春天的花盛开 -
诗中提到“泥人如梦”,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与无奈
B. 快乐与幸福
C. 愤怒与抗争
D. 疲惫与麻木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孤独的情感,但以更为直接的方式展现思乡之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描绘了月夜的孤寂与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为细腻,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情感表达与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