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赐缎绢恭纪
原文展示:
为郎冰署客,亦得荷恩私。
恐负缁衣好,惭无黄绢词。
称身安且吉,出笥卷还披。
机杼需民力,艰难二月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作为在冰冷的官署里做客的人,我也得到了你的恩惠。害怕辜负了这身黑衣的美好,感到惭愧的是我没有写出适合的黄绢词。虽然我自己身心安适且吉祥,但在打开箱子卷起丝绸的时刻,我意识到机织和纺织需要民众的辛劳,艰难的二月丝线制作过程是多么的不易。
注释:
- 郎:指在官府工作的文人。
- 冰署:指寒冷的官署,象征清苦的环境。
- 缁衣:黑衣,代表文人的身份。
- 黄绢:指用来书写的黄丝绸,象征高雅的词句。
- 机杼:指古代的织布机,代表纺织的工具。
- 二月丝:指二月时节的丝绸制作,暗示制作过程的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元龙,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因其诗风清新、用词考究而受到赞誉。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被任命于某个寒冷的官署期间,体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民众劳动艰辛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赐缎绢恭纪》是一首反映个人感受和社会现象的诗作。诗人以“郎冰署客”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冷的官署环境,这种设定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清苦的氛围。在这里,诗人不仅自述身份,更表达了对受到恩惠的感激之情。接下来的“恐负缁衣好,惭无黄绢词”,则是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惭愧。他明白自己所穿的黑衣象征着文人的责任,而没有写出相应的美好词句,更让他感到愧疚。这种内心的矛盾反映出文人对社会责任感的深刻理解。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机杼需民力,艰难二月丝”,更是将目光放在了民众的辛劳上。他敏锐地察觉到,文人的生活与普通百姓的艰辛是息息相关的,良好的生活条件并非理所当然,而是建立在无数人辛勤劳动之上。这种对社会的深刻关注和同情,使得整首诗在感情上升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为郎冰署客:身为官署中的文人,处于寒冷的环境,暗示生活的艰苦。
- 亦得荷恩私:得到他人的恩惠,表现出谦逊与感激。
- 恐负缁衣好:担心辜负了身为文人的身份和责任。
- 惭无黄绢词:感到惭愧的是没有写出合适的诗句来回馈。
- 称身安且吉:尽管内心平和,生活安稳,但仍有隐忧。
- 出笥卷还披:打开箱子,拿出卷起的丝绸,象征生活的细腻与美好。
- 机杼需民力:织布的辛劳需要民众的支持,反映出社会的脆弱。
- 艰难二月丝:强调丝绸制作的艰难,寓意生活的不易。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官场生活的清冷与民众辛劳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
- 隐喻:黑衣与黄绢词的隐喻,表现文人身份与责任。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文人对社会责任的自觉与对民众辛劳的同情,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关怀的体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冰署:象征清苦与孤独。
- 缁衣:文人的身份与责任。
- 黄绢:高雅的文化象征。
- 机杼:象征民众的辛劳与手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为郎冰署客”中的“郎”指的是: A. 朋友
B. 文人
C. 官员 -
“机杼需民力”表达了什么含义? A. 文人生活的奢华
B. 社会对民众劳动的依赖
C. 对织布技术的描述 -
诗人对自己没有写出“黄绢词”的感受是: A. 自豪
B. 愧疚
C.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杜甫的《春望》中对社会动荡的描写与吴元龙对民众辛劳的关注,体现出不同文人对社会的不同视角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