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橘)
李之仪 〔宋代〕
西江霜后,万点暄晴昼。
璀璨寄来光欲溜。
正值文君病酒。
画屏斜倚窗纱。
睡痕犹带朝霞。
为问清香绝韵,
何如解语梅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霜后的西江,阳光明媚,点点光辉洒在大地上。正值文君(指李白的诗中人物)因酒病而沉醉,画屏斜倚在窗纱旁,留下了清晨的睡痕。作者想问这清香的橘子和梅花相比,哪个更能解读情感呢?
注释
- 西江霜后:指西江在霜降之后的景象,表现出寒冷的季节刚过,阳光照耀的情景。
- 万点暄晴昼:形容阳光明媚,点点光辉洒落。
- 璀璨:形容光辉灿烂。
- 文君:指古诗中的美人,常用来指代因酒而沉醉的女子。
- 病酒:因饮酒过量而感到不适。
- 画屏:指装饰的屏风。
- 睡痕:指睡觉留下的痕迹,形容刚醒的状态。
- 清香绝韵:指橘子的清香和韵味。
- 解语梅花:梅花常被赋予高洁、清雅的象征意义,指代能够表达情感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子仪,号白石,南宋词人,生于晚唐,卒于南宋。以清丽的词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文化繁荣的阶段,诗人常常借助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尤其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描绘西江霜后的晴朗日子,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开头以“西江霜后”引入,充满了清新和宁静的气息,接着用“万点暄晴昼”描绘阳光照耀下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自然的美好。词中提到“文君病酒”,则引入了人物情感的复杂性,似乎在暗示饮酒后的沉醉与迷茫。接下来的描写中,作者通过“画屏斜倚窗纱”,表现出一种柔和而静谧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最后的两句则引人深思,提出了对清香的思考,暗示美好事物之间的比较,传达出对情感真谛的追求。整首词运用了精致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含蓄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江霜后:描绘了西江在霜降后的自然景象,给人清新之感。
- 万点暄晴昼:展现阳光普照,生机勃勃的氛围。
- 璀璨寄来光欲溜:形容阳光的明亮与流动,意象生动。
- 正值文君病酒:引入人物情感,暗示因酒而生的忧愁。
- 画屏斜倚窗纱:描绘出一幅静谧的生活场景,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睡痕犹带朝霞:表现出刚醒的懒散状态,体现出一种柔和的生活状态。
- 为问清香绝韵:引发对橘子清香的思考,象征真情。
- 何如解语梅花:引出对梅花的比较,暗示情感的深刻性。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清香绝韵”比喻橘子的魅力。
- 拟人:通过“解语梅花”赋予梅花人的情感和智慧。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饮酒后情感的反思,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呈现出一种淡雅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江: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霜:代表季节的变迁,暗示生命的短暂。
- 文君:象征着美人与情感的复杂性。
- 清香:象征着纯洁与高尚的情感。
- 梅花:代表高洁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文君”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
“画屏斜倚窗纱”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热闹喧嚣
B. 安静优雅
C. 荒凉冷清 -
“清香绝韵”在诗中主要指代什么?
A. 梅花
B. 橘子
C. 竹子
答案:1.A,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李之仪《清平乐(橘)》与李清照《如梦令》:两首词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的思考,但李之仪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象,而李清照则更强调情感的细腻与复杂。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词人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风格与侧重点。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之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