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七首 其三》

时间: 2025-01-19 21:58:24

客中心绪,只怕流年去。

才见河桥飞柳絮,又是榴花端午。

醉眠休恨啼鸦,伴人明月窗纱。

归梦不如不作,醒来依旧天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中心绪,只怕流年去。
才见河桥飞柳絮,又是榴花端午。
醉眠休恨啼鸦,伴人明月窗纱。
归梦不如不作,醒来依旧天涯。

白话文翻译:

我心中的情绪难以平静,只怕时光匆匆流逝。刚刚看到河桥上飞舞的柳絮,又到了榴花盛开的端午节。醉卧梦中不必怨恨啼叫的乌鸦,只有明月映照窗纱,伴我入睡。归家的梦不如不做,醒来后依旧是天涯路远。

注释:

  • 客中:客居他乡,指身处异地的心情。
  • 流年:流逝的岁月,时间的推移。
  • 河桥:指河边的桥梁。
  • 飞柳絮:春天柳树的絮状物随风飘舞,象征春天的景象。
  • 榴花:石榴花,盛开的花朵,常与端午节相联系。
  • 醉眠:喝醉后沉沉入睡。
  • 啼鸦:乌鸦的叫声,象征孤独或忧愁。
  • 明月窗纱:月光透过窗纱,营造出静谧的夜晚。
  • 归梦:回家的梦境。
  • 天涯:远方,形容路途遥远。

典故解析:

  • 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常有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
  • 乌鸦啼鸣:在古诗中,乌鸦常常象征着不祥或孤独,诗人借此表达内心的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鸿祚(1645-1725),字子孝,号文甫,清代诗人、书法家。他生于明末,经历了清初的动荡,曾任职于地方官员。他的诗风清新隽永,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诗人身处异乡,感受到流年逝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气的更替,诗人心中涌起的情感也愈加深厚。

诗歌鉴赏:

《清平乐七首 其三》是一首抒发游子思乡情怀的词作,细腻地描绘了时间流逝与节令变迁的感受。开篇便以“客中心绪”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中,流年似水,岁月匆匆,令人感到无奈和惆怅。河桥上的柳絮随风飞舞,正如青春的流逝,诗人用“飞柳絮”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而“榴花端午”则承载了中华文化的传统节日情感。

醉眠之际,诗人反思自己在孤独中的无奈,乌鸦的啼鸣在夜深人静时显得格外刺耳,仿佛在提醒他身处异乡的孤独。然而,明月的陪伴又让他感受到一丝慰藉,窗外的月光透过窗纱,映照出一幅静谧的画面。

最后两句“归梦不如不作,醒来依旧天涯”将情感推向高潮。归家的梦虽美,但醒来后仍是无尽的远方,诗人深切地体会到对故乡的渴望与无奈。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波动,同时也折射出人们对时间、归属和孤独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中心绪,只怕流年去:身处异乡,内心情绪复杂,感到时间匆匆流逝。
  • 才见河桥飞柳絮,又是榴花端午:刚刚目睹春天的柳絮飞舞,转眼又到了榴花盛开的端午节。
  • 醉眠休恨啼鸦,伴人明月窗纱:醉后入睡不再怨恨乌鸦的叫声,只有明月在窗前相伴。
  • 归梦不如不作,醒来依旧天涯:归家的梦不如不做,醒来后仍是遥远的天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流逝的岁月比作飞舞的柳絮,形象生动。
  • 拟人:将明月描绘成伴侣,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醉眠休恨啼鸦”和“伴人明月窗纱”,增加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集中在孤独与思乡之情上,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絮: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榴花:象征传统节日与家庭团圆。
  • 明月:象征思乡、孤独与陪伴。
  • 乌鸦:象征孤寂与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春节
    D. 清明节

  2. 诗人对时间的态度是?
    A. 愉快
    B. 无奈
    C. 忽视
    D. 期待

  3. 诗中提到的意象“飞柳絮”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友情
    C. 亲情
    D. 财富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项鸿祚的《清平乐七首 其三》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豪情。两者虽同在月下吟咏,但情感基调与表现手法却大相径庭,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诗人与环境、情感的互动关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