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像》

时间: 2025-01-01 12:21:51

岂有文章置集贤,也无勋业到凌烟。

只应画作老居士,留与香山结净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岂有文章置集贤,也无勋业到凌烟。只应画作老居士,留与香山结净缘。

白话文翻译:

这世上难道真有文章能让人置身于集贤殿,也没有什么功勋能达到凌烟阁的高度?不过应该是这幅画描绘了老居士,留给香山以结下清净的缘分。

注释:

  • 文章:指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文。
  • 集贤殿:古代用于表彰有功之臣和文人雅士的殿堂。
  • 凌烟阁:唐代的一个著名建筑,专门为表彰功臣而建。
  • 画作:指画作或画像。
  • 老居士:指一位年长的隐士或修道者。
  • 香山:指香山寺,寓意清净之地。

典故解析:

  • 集贤殿凌烟阁:这两个地方在古代中国都是用来表彰文人和功臣的象征,表示极高的荣誉与地位。
  • 香山:在中国文化中,香山常常代表着一个隐逸的地方,和修身养性相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树声,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反思自我成就和人生意义的时刻,诗人通过对比个人的平凡与历史上杰出人物的辉煌,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诗歌鉴赏:

本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自谦的表达,实则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前两句以“岂有”开头,强调了诗人对官位和功名的否定,传递出一种对物质荣华的无所谓和淡然态度。这种思维方式在古代文人中十分普遍,尤其是在明清之际,许多文人都对仕途的虚幻有着深刻的反思。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即便没有显赫的功名,也可以通过艺术创作和内心的修养,与自然和谐共处。这里的“老居士”与“香山”不仅仅是一个画面,更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象征着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

整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个人价值的思考,更传达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名利的超然态度,显示了明代文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岂有文章置集贤:难道真有文学作品能使人位于集贤殿吗?
    • 也无勋业到凌烟:也没有什么功绩能达到凌烟阁的高度。
    • 只应画作老居士:不过应该是这幅画描绘了老居士。
    • 留与香山结净缘:留给香山结下清净的缘分。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使用对仗的方式,强调了诗人对功名的轻视。
    • 比喻:将“老居士”比作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体现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 主题思想

    •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名利的淡泊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个人精神价值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集贤殿、凌烟阁:象征着功名与权力,代表传统社会对成功的标准。
  • 老居士:象征一种理想化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内心平静与和谐的追求。
  • 香山:象征着自然和清净,代表了诗人向往的生活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集贤殿”主要是用来表彰什么的? A. 文人雅士
    B. 农民
    C. 商人
    D. 士兵

  2. 诗中“老居士”主要代表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名利
    B. 追求内心的平静
    C. 追求权力
    D. 追求财富

  3. 全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忧伤
    B. 自豪
    C. 淡泊
    D.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陆树声的作品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但陆树声更着重于内心的宁静,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清文人生活与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