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占绝命词》

时间: 2025-01-17 10:28:50

对面绝商量,独露金刚王。

割截无嗔恨,刀山是道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口占绝命词
对面绝商量,独露金刚王。
割截无嗔恨,刀山是道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死时的坚定与超然。即使在对面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内心也显得宁静如金刚。即使经历割舍与痛苦,也无怨无恨,刀山般的苦难正是修行的道场。

注释:

  • 对面:面对面,指的是直面困境或困难的处境。
  • 绝商量:无计可施,无法再进行商讨或商量。
  • 独露:单独显露出来,体现出一种孤独的自我。
  • 金刚王:金刚是佛教中一种坚固不摧的精神象征,这里借喻诗人的坚定意志。
  • 割截:割舍或削减,指的是对事物的放弃或剥离。
  • 无嗔恨:没有怨恨与不满,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 刀山: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
  • 道场:修行的场所,寓意在苦难中进行锤炼与修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端伯,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留下的诗作多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困境的超然态度。其诗风常带有一种哲理的深邃和对命运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黄端伯面临生死抉择或重大人生转折时所作,反映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痛苦的接受。

诗歌鉴赏:

《口占绝命词》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在简短的字句中,诗人以金刚王的坚毅象征,展现了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从容和坚定。诗中“对面绝商量”一句,直指困境的残酷,而随后的“独露金刚王”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畏和坚韧。
在“割截无嗔恨”中,诗人提出了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痛苦与割舍,他选择了不抱怨、不遗憾,这种心境在现实中是极为难得的。最后一句“刀山是道场”,则把痛苦视为修行的场所,表明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无畏与超脱,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对面绝商量:面对无解的境地,诗人感受到无力与绝望。
  • 独露金刚王:在绝境中,诗人的内心依然显现出坚固的勇气与意志。
  • 割截无嗔恨:面对生死的抉择与痛苦,诗人选择了放下与释然,心无怨恨。
  • 刀山是道场:将苦难视为修行的过程,强调痛苦是成长与觉悟的必经之路。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绝望与坚定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 比喻:用“刀山”比喻艰难的环境,强调修行的艰辛。
  • 夸张:将痛苦与刀山相提并论,表现出一种极端的生死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超越生死,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与从容。诗人通过自己的体验,传达出一种面对生命苦难时的哲学思考,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成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刚: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 刀山:象征严酷的考验与人生的艰难。
  • 道场:象征修行与自我反省的地方,蕴含了成长的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刀山”象征什么?

    • A. 美好生活
    • B. 痛苦与磨难
    • C. 友情与爱
    • D. 诗意的幻想
  3.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消极怨恨
    • B. 超然释然
    • C. 迷茫无助
    • D. 强烈反抗

答案:

  1. C. 明代
  2. B. 痛苦与磨难
  3. B. 超然释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将进酒》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黄端伯的《口占绝命词》更加强调内心的超脱与宁静,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生命的豪情与不羁。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生命观与价值取向。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诗词解析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