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将好梦到兰亭,惊觉虚檐九子铃。
老眼醒来地着处,倚楼检校树头青。
白话文翻译:
春风送来美好的梦境,惊醒了我在虚幻的屋檐下,听见九个风铃的声音。
睁开老眼,看到窗外的景象,依靠在楼上,检视那树梢上的新绿。
注释:
- 兰亭:指的是兰亭,即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所描述的地点,象征着雅致和文人情怀。
- 虚檐:指空荡荡的屋檐,这里暗示着一丝孤独感。
- 九子铃:九个铃铛,可能象征着美好、宁静的音响,也可能指代某种特定的情景或记忆。
- 老眼:指年老的眼睛,表现出时光的流逝和感慨。
- 检校:检视,校正的意思。
典故解析:
“兰亭”出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象征着文人雅集的场所。“九子铃”可能与传统文化中数字的象征意义有关,九常被认为是长久和圆满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咨夔,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文工整,富有文人情怀而受到推崇。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明时节,清明是追思故人的时节,诗人通过描写春风和梦境,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清明二绝》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开篇即以“风将好梦到兰亭”引入,生动地勾勒出春风拂面、梦境缥缈的画面,兰亭作为文人雅集之地,暗示了诗人渴望追求高雅生活的情怀。而“惊觉虚檐九子铃”则表现了梦境的破碎与现实的清醒,似乎在提醒人们,梦境虽美,但终究要回归现实。接下来的“老眼醒来地着处,倚楼检校树头青”,更是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表现得淋漓尽致,老眼所见的树头新绿,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也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延续。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含哲理,情感上则流露出淡淡的伤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将好梦到兰亭”:春风带来了美梦,兰亭是理想中的优雅之地。
- “惊觉虚檐九子铃”:被梦境惊醒,意识到现实的孤独与空虚。
- “老眼醒来地着处”:年老的眼睛,感受到现实世界的变化。
- “倚楼检校树头青”:依靠在楼上,观察树梢的新绿,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梦境与兰亭相联系,借此表现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 拟人:风似乎有意识地将梦境送到,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灵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比较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借助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传达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兰亭:象征着文人雅集与高雅生活。
- 九子铃:象征着美好记忆与清新的音韵。
- 老眼: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树头青:象征着生命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兰亭”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中的雅集
C. 自然风光 -
诗中提到的“九子铃”可能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美好记忆
C. 生命的结束 -
诗中的“老眼”反映了什么? A. 年轻的活力
B. 时间的流逝
C. 对未来的渴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清明日作》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思考,两者在时间与情感上形成了鲜明对比。
- 李白的《清明日作》同样涉及清明节的主题,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更为奔放,展现出对自由与梦想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羲之与兰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