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脸长红》

时间: 2025-01-01 14:23:01

脸长红,眉半白,老鹤饱风露。

岁换星移,禄运又交午。

须知命带将来,福推不去,稳做个、荣华彭祖。

记初度。

谢他紫燕黄鹂,争先送好语。

春满湖山,历历旧游处。

管教柳外行厨,花边步屧,长占断、好晴奇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祝英台近·脸长红
作者: 洪咨夔 〔宋代〕

脸长红,眉半白,老鹤饱风露。
岁换星移,禄运又交午。
须知命带将来,福推不去,
稳做个荣华彭祖。
记初度。谢他紫燕黄鹂,
争先送好语。
春满湖山,历历旧游处。
管教柳外行厨,花边步屧,
长占断好晴奇雨。

白话文翻译:

脸红得像花一样,眉毛却有些白,像老鹤经历了风雨。岁月变迁,命运又一次交替。
要知道命运是预先注定的,福气是推不掉的,
只要稳稳地过个荣华富贵的生活。
记得初次相识,感谢那紫燕与黄鹂,
它们争先恐后地送来好话。
春天满山满水,旧游的地方依然历历在目。
就让我们在柳树外的厨房忙碌,花边的步屧轻轻踱步,
长久享受这美好的晴天和奇特的雨。

注释:

  • 脸长红:面色红润,象征着青春活力。
  • 眉半白:眉毛已有些白色,暗示年纪渐长,经历了风霜。
  • 老鹤饱风露:老鹤经历了风雨,形容人历经沧桑。
  • 禄运交午:运势交替,指人生运势变化。
  • 荣华彭祖:彭祖是古代长寿的象征,意指享受荣华富贵。
  • 紫燕黄鹂:春天的象征,代表美好的来临。
  • 柳外行厨:描绘生活的闲适,柳树外的厨房,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典故解析:

  • 彭祖:传说中长寿之神,象征长寿与富贵。
  • 紫燕:春天的使者,象征着吉祥与美好。
  • 黄鹂:同样是春天的象征,常与紫燕一同出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约1090-1155),字子泚,号阳明,南宋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脸长红》是一首描写人生感悟和春光明媚的词作,反映了作者对岁月流逝和生活美好的珍惜。

诗歌鉴赏:

本词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和人生的哲理。开头以“脸长红,眉半白”展现了生与老的对比,既有青春的朝气,又不乏岁月的沧桑。接着,诗人通过“老鹤饱风露”引入对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与接受。人生就像四季般交替,命运的变化也在所难免,重要的是以平常心去面对。

词中“春满湖山”不仅描写了自然的美景,也隐喻着生命的繁盛和希望。通过“紫燕黄鹂”的意象,诗人传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最后的几句描绘了优雅的生活场景,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与宁静,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珍惜与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脸长红,眉半白:呈现了一个年轻却又略显苍老的人物形象。
  • 老鹤饱风露:以老鹤为喻,表达经历风雨后的成熟。
  • 岁换星移,禄运又交午:岁月流转,命运不断变化。
  • 须知命带将来,福推不去:强调命运和福气是不可逃避的。
  • 稳做个荣华彭祖:追求安稳的富贵生活。
  • 记初度:回忆初次相识的美好。
  • 谢他紫燕黄鹂:感谢春天的使者带来的美好祝福。
  • 春满湖山:春天的景色充盈,象征着生命的繁荣。
  • 管教柳外行厨:描绘生活的闲适场景。
  • 长占断好晴奇雨:享受美好的天气和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鹤比作历经风雨的人,生动形象。
  • 对仗:如“紫燕黄鹂”对“春满湖山”,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将春天的鸟喻为传递美好祝福的使者,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理解、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春天美好的向往,体现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脸红:象征青春与生命的活力。
  • 眉白:暗示年纪与经历的沉淀。
  • 老鹤:象征智慧与经历。
  • 紫燕黄鹂:春天的象征,代表希望与美好。
  • 柳外:自然的安宁,生活的闲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脸长红,眉半白”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年轻的活力
    B. 生命的流逝
    C. 对未来的迷茫
    D.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紫燕黄鹂”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朋友
    B. 春天的美好
    C. 自然的悲伤
    D. 生活的艰难

  3. 诗中提到的“荣华彭祖”指的是: A. 追求名利
    B. 长寿与富贵
    C. 对未来的憧憬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临江仙》中的流逝与怀念与本词的岁月感相似;两者都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代诗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