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咏蝶》
时间: 2024-10-16 00:54: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残月当门春不语,小园竟日花飞。
红栏回首惜芳菲。
绿阴庭院,曲曲琐残晖。
飘泊不随风絮影,而今犹恋罗衣。
芳情梦断画桥西。
斜阳花雨,未忍抱香归。
白话文翻译:
在残月的映照下,春天默默无语,小园里整日飞舞着花瓣。
红色的栏杆旁,我回首感慨惜别这美好的花香。
绿阴笼罩的庭院中,斑驳的余晖曲折而来。
我像那随风飘荡的柳絮,虽然漂泊不定,但现在仍然眷恋那身上的罗衣。
芳香的情感在画桥西边的梦中断裂。
斜阳下花雨飘洒,我不忍心抱着香气归去。
注释:
- 残月:指的是即将消失的月亮,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春不语:春天静默无声,暗示生命的无常和春季的短暂。
- 小园:小花园,寄托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红栏:红色的栏杆,常用来描写庭院的美丽景致。
- 芳菲:花香,常用来形容花开的美丽和芬芳。
- 绿阴庭院:绿树成荫的庭院,象征着宁静与安逸。
- 飘泊不随风絮影:比喻诗人心境的漂泊,虽无所依,但心中仍有眷恋。
- 罗衣:轻薄的衣服,象征着柔情与脆弱的感情。
- 芳情梦断:美好的情感在梦中断裂,象征着遗憾与失落。
- 斜阳花雨:斜阳映射下的花瓣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的瞬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师培(1885-1943),字静庵,号默斋,江苏人,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主张“诗以言志”,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临江仙 咏蝶》创作于清末,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蝶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失去的惋惜。
诗歌鉴赏:
《临江仙 咏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情眷恋。诗的开篇以“残月当门春不语”引入,暗示着春天的静默与生命的无常,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通过“小园竟日花飞”,展现了春日的繁华与绚烂,尽管花瓣飞舞,仍然显得那么美丽动人。
“红栏回首惜芳菲”一联中,诗人通过回首的动作,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而“绿阴庭院,曲曲琐残晖”则描绘了庭院的宁静与安详,细腻而柔和。接下来的“飘泊不随风絮影,而今犹恋罗衣”,将情感升华,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最后两句“芳情梦断画桥西,斜阳花雨,未忍抱香归”,以斜阳与花雨的意象,表现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以及对美好的不舍,情感深沉而细腻,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残月当门春不语:残月映照门前,春天却无声无息。
- 小园竟日花飞:小园里,花瓣整日飞舞,象征着春的美好与短暂。
- 红栏回首惜芳菲:在红色栏杆旁,回首感慨,惜别那美丽的花香。
- 绿阴庭院,曲曲琐残晖:绿树成荫的庭院,余晖斑驳,展现出宁静的氛围。
- 飘泊不随风絮影:如同随风飘荡的柳絮,虽然漂泊不定,但内心依然眷恋。
- 而今犹恋罗衣:即使漂泊,仍然对那轻薄衣服充满眷恋。
- 芳情梦断画桥西:美好的情感在画桥西边的梦中断裂,象征着失落。
- 斜阳花雨,未忍抱香归:在斜阳下的花雨中,不忍心抱着香气离去,流露出无奈与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飘泊不随风絮影”,将自己比作柳絮,形象生动。
- 拟人:春天“默不语”,赋予春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情深度。
- 对仗:如“红栏回首惜芳菲”与“绿阴庭院,曲曲琐残晖”,形成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过往青春的追忆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情感细腻而深沉,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月:象征时光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小园:代表美好与宁静的生活空间。
- 红栏:体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绿阴:象征宁静与安逸。
- 花飞: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丽。
- 斜阳花雨:代表着美好的瞬间和时间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残月”象征什么? A. 美好
B. 时光流逝
C. 快乐
答案:B -
“红栏回首惜芳菲”中的“惜芳菲”意指什么? A. 对花香的珍惜
B. 对春天的留恋
C. 对往事的怀念
答案:A -
诗歌中描绘的“绿阴庭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宁静
C. 繁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蝶恋花》 — 李清照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临江仙 咏蝶》与李清照的《蝶恋花》均描绘了对春天和蝶的赞美,但李清照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而刘师培则表现出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刘师培的诗词研究著作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