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时间: 2025-01-01 15:08:12

盖未知其事,重为感叹,赋此

不识平原太守,向来水北山人。

世间功业谩亏成。

华发萧萧满镜。

幸有田园故里,聊分风月江城。

西湖西畔晚波平。

袖手时来照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
作者:张孝祥

盖未知其事,重为感叹,
赋此不识平原太守,向来水北山人。
世间功业谩亏成,
华发萧萧满镜。
幸有田园故里,
聊分风月江城。
西湖西畔晚波平,
袖手时来照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内容表达了一种感慨与惆怅。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对过往的回忆,写道自己不认识平原的太守,常常在水北的山间游荡。世间的功名利禄总是无法如愿,自己已经白发苍苍,映在镜中。庆幸的是还有故乡的田园,可以在这里与风月相伴。西湖的西岸,晚波平静,偶尔手握袖管,静静地照见自己的影子。

注释:

  • 平原太守:指地方官员,诗人感叹对权力地位的无知与疏离。
  • 水北山人:指在水北地区生活的人,强调诗人的归属感和地方情怀。
  • 华发:白发,象征着衰老与时光的流逝。
  • 田园故里:指诗人的故乡,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风月江城:指在江边享受自然风光的生活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是宋代著名的词人、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孝祥晚年,正值人生的回顾期。诗人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反映了一个人在经历了世事的纷扰后,向往平静生活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展现了诗人张孝祥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全诗的意境宁静而深远,既有对过往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展望。诗人以“盖未知其事”开篇,直入主题,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和对名利的淡漠,隐含着一种对官场的失望与对个人命运的感叹。接下来,提到“华发萧萧满镜”,将自己的衰老与时光流逝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镜中看到了自己的岁月,令人感伤。

诗中的田园故里与西湖的美丽景色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似乎在故乡的田园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这种对自然的向往,传达出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超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最后几句,诗人以“袖手时来照影”收尾,展现出一种闲适而放松的状态,仿佛在告诉读者,人生的意义在于享受当下的美好,而非追逐名利的纷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盖未知其事:意指对世事无知,不懂得其中的辛酸与无奈。
  2. 重为感叹:再次发出感慨,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3. 赋此不识平原太守:提到对官场的陌生,表示疏远感。
  4. 向来水北山人:强调自己的身份与归属。
  5. 世间功业谩亏成:世间的功名利禄总是无法如愿。
  6. 华发萧萧满镜:白发苍苍,映照出人生的无常。
  7. 幸有田园故里:庆幸还有故乡的田园生活。
  8. 聊分风月江城:在自然中分享生活的美好。
  9. 西湖西畔晚波平:描绘西湖的宁静美景。
  10. 袖手时来照影:手握袖管,静静享受这一刻。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仗与排比的技巧,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同时,诗中隐喻与象征的使用,使得情感更加深邃,如“华发”象征衰老与经历,而“西湖晚波”则象征着宁静与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思考,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故乡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与对世俗功名的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江月:象征着宁静与悠远的心境。
  • 华发:代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田园:象征自然的恬静与安宁。
  • 西湖:代表美丽的自然风光,寄托诗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江月》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张孝祥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华发”象征什么? A. 年轻
    B. 衰老
    C. 事业成功

  3.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忧愁
    B. 愉快
    C. 感慨与向往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张孝祥的《西江月》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内心感受的表达,而李白则更强调思乡情感与孤独的心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