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
作者:张孝祥 〔宋代〕
庭叶翻翻秋向晚。
凉砧敲月催金剪。
楼上已清寒。
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
唤客情应重。
不醉且无归。
醉时归路迷。
白话文翻译:
秋天向晚,庭院里的树叶轻轻翻动。
凉爽的石砧敲打着月光,催促着金剪的到来。
楼上已经感到一阵清寒,
我不忍心频繁地倚靠栏杆。
邻居老翁开了社交的酒瓮,
唤来客人,情意自然加重。
不醉不归,
醉了之后回家的路就会迷失。
注释:
字词注释:
- 翻翻:轻轻翻动的样子。
- 凉砧:指凉爽的石砧,用来敲打食物。
- 金剪:比喻指代时间,象征秋天的到来。
- 不堪:无法忍受。
- 倚栏:依靠栏杆。
- 社瓮:社交的酒瓮,指邻居开酒招待客人。
- 情应重:情义自会加深。
- 迷:迷失。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写邻居老翁开社交酒瓮,反映出一种传统的社交文化,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子平,号云溪,宋代词人。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为题材,表达情感,风格独具。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秋季,夜晚的凉意使人感受到季节的变换,词中描绘了秋天的氛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种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菩萨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开篇的“庭叶翻翻秋向晚”,通过“翻翻”的拟声描写,仿佛让读者听见了秋风拂过树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接下来的“凉砧敲月催金剪”则通过对比手法,将秋夜的凉意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结合在一起,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词中“邻翁开社瓮”,描绘了人与人之间温暖的互动,展示了人们在秋季聚会的场景,这种社交活动不仅是对季节的欢庆,更是对生活的珍惜。“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饮酒虽能带来一时的欢愉,但醉后迷失归路又让人感到无奈和惆怅。这种情感的交织,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复杂感受,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又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秋天夜晚的宁静与温情,流露出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与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庭叶翻翻秋向晚:庭院中的树叶在微风中轻轻翻动,暗示了秋天的到来。
- 凉砧敲月催金剪:凉爽的石砧声在月光下敲打,象征着秋天的时间在流逝。
- 楼上已清寒:楼上已经感受到寒意,反映了季节的变换。
- 不堪频倚栏:不忍心频繁倚靠栏杆,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孤独感。
- 邻翁开社瓮:邻居老翁开了酒瓮,描绘了社交的场景。
- 唤客情应重:客人到来,自然情感加深。
- 不醉且无归:不醉酒就不想回家,反映了对欢聚的向往。
- 醉时归路迷:喝醉后回家的路就会迷失,表现出对醉态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庭叶翻翻”,赋予自然物以生命感。
- 对仗:如“凉砧敲月催金剪”,展示了词的对称美。
- 比喻:将金剪比作时间,暗示秋天的到来。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夜晚的细腻感受,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透过对环境的描绘,反映了对生活的珍视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庭叶:象征着自然与生活的交融。
- 凉砧: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
- 清寒:反映了秋季的冷清与孤独。
- 社瓮:象征着人际关系的温暖与亲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凉砧”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块石头
- C. 一种饮品
-
“不醉且无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希望回家
- B. 对社交的期待
- C. 对饮酒的无奈
-
诗中的季节是?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首词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张孝祥的词更注重环境描写,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精华选》
- 《词曲解读与赏析》
这些书籍将为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提供额外的背景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