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

时间: 2024-12-29 19:43:42

岳阳名胜一楼孤,画栋朱甍迹久殊。

山色尚留麋子国,秋声不断洞庭湖。

风吹急浪鱼龙冷,云尽高空雁鹜呼。

十二芙蓉犹在眼,湘灵鼓瑟听曾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岳阳名胜一楼孤,画栋朱甍迹久殊。
山色尚留麋子国,秋声不断洞庭湖。
风吹急浪鱼龙冷,云尽高空雁鹜呼。
十二芙蓉犹在眼,湘灵鼓瑟听曾无。

白话文翻译:

岳阳楼是名胜中的一座孤楼,建筑精美、色彩鲜艳,历史悠久。
山色依旧留有麋子国的影子,秋天的声音在洞庭湖上不断回荡。
风吹得浪急,鱼儿和龙都感到寒冷,空中的云尽头传来大雁和野鸭的叫声。
眼前的十二朵芙蓉花依然在,湘灵的瑟声曾经听过却再无。

注释:

  1.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历代文人墨客所赞美。
  2. 画栋朱甍:形容楼阁的华丽,画栋指的是绘有图案的屋顶,朱甍指红色的屋脊。
  3. 麋子国:古代传说中的地方,象征着美丽的自然环境。
  4. 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风景优美。
  5. 芙蓉:指荷花,常与湘水相联系,象征美丽。
  6. 湘灵鼓瑟:湘江水神,传说中她以瑟声悲鸣,寓意对往事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以龄(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古诗,风格受唐诗影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岳阳楼的描绘,表达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登岳阳楼》一诗,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观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美。开篇通过“名胜”与“孤楼”的对比,传达出岳阳楼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接下来,诗人以“山色尚留麋子国”描写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勾勒出一幅秋天的图景,给人以悠远的意境。

“风吹急浪鱼龙冷”一句,能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变化,风浪之间,生物的无奈与冷漠反映出生命的脆弱。最后两句,通过“芙蓉”和“湘灵鼓瑟”的意象,带出了一种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过往的思索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的情感高潮。

整首诗运用优美的意象与生动的描写,将岳阳楼的美与自然的变化结合在一起,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岳阳名胜一楼孤:岳阳楼作为名胜孤立于此,突显其独特。
  2. 画栋朱甍迹久殊:描绘楼的精美和历史悠久。
  3. 山色尚留麋子国:自然风光依旧,留下古代美好回忆。
  4. 秋声不断洞庭湖:秋天的声音回荡在湖面上,富有诗意。
  5. 风吹急浪鱼龙冷:自然的激烈变化,体现生命的脆弱。
  6. 云尽高空雁鹜呼:高空的云彩散尽,雁与鹜的叫声交织。
  7. 十二芙蓉犹在眼:对眼前美景的赞美,象征美的持久。
  8. 湘灵鼓瑟听曾无:对过去的怀念,表达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岳阳楼与名胜相提并论,突显其独特地位。
  • 拟人:自然现象如风浪具有人性,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岳阳楼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索,传达出一种人对自然的敬畏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岳阳楼:象征着历史与人文情怀。
  2. 麋子:代表自然的生机与美好。
  3. 秋声:寓意时光流逝与生命的感慨。
  4. 芙蓉:象征美的持久与自然的芬芳。
  5. 湘灵:寄托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岳阳楼位于哪个省份? A. 湖南
    B. 湖北
    C. 四川
    D. 广东

  2. “山色尚留麋子国”中的“麋子”代表什么? A. 鱼类
    B. 传说中的生物
    C. 植物
    D. 风景

  3. 诗中的“湘灵”指的是? A. 人物
    B. 地名
    C. 一种乐器
    D. 一种花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勃《滕王阁序》
  •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诗词对比: 《滕王阁序》与《登岳阳楼》同样描绘了名胜古迹,但《滕王阁序》更加强调了个人的遭遇与情感,而《登岳阳楼》则侧重于自然景观与历史的结合,两者在主题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