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中秋夕成伯寅叔孟嘉复携酒弇园楚人李惟祯来不疑辈在焉颇具歌吹之乐得一首》
时间: 2025-01-04 07:03: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弇园寂寂已经年,
忽有新飔弄管弦。
楚客自能鸲鹆舞,
吴侬偏爱鹧鸪篇。
携来群从兰心美,
折后双枝桂魄圆。
尘世明朝应诧说,
缑山此夜有群仙。
白话文翻译:
弇园已经寂静了很多年,
忽然传来新的乐声,管弦齐奏。
楚地的客人自能让鸲鹆翩翩起舞,
吴地的女子偏爱唱鹧鸪的曲子。
我携带着一群朋友,个个都才情出众,
折下双枝桂花,月亮也显得格外圆。
尘世明天一定会传出惊讶的消息,
缑山的这个夜晚仿佛有神仙降临。
注释:
- 弇园: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园林,常用来象征清幽与静谧。
- 飔:指乐器,这里形容乐声。
- 鸲鹆:一种鸟,象征美好和舞蹈。
- 吴侬:指吴地的女子,形容她们的风采。
- 兰心:形容有才华的人的心思。
- 桂魄:指月亮,桂花与月亮常常一起出现,象征丰收与团圆。
- 缑山:传说中有仙人居住的山,象征神秘与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世贞,明代著名文学家,擅长诗文,尤其以古诗闻名。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情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中秋之际,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共度良宵的欢愉,体现了团圆的主题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描绘中秋夜的美好景象时,展现了浓厚的诗意和音乐感。首句“弇园寂寂已经年”设定了环境的静谧,给人以深邃的时空感。随后的“忽有新飔弄管弦”则用“忽”字突出了突然的变化,彰显出音乐的活力与生动。诗中提及的“楚客”和“吴侬”,分别代表了南方文化的两种风情,展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交融。
接下来的“携来群从兰心美”,不仅描绘了友人的才情,还通过“兰心”这一意象,传达了友谊的珍贵与美好。最后两句则将整个场景提升到一个神秘的境界,暗示着人间与仙界的融合,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崇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弇园寂寂已经年:描写了园林的静谧,暗示时间的流逝。
- 忽有新飔弄管弦:乐声突现,带来生机。
- 楚客自能鸲鹆舞:楚地的朋友带来了舞蹈的欢快。
- 吴侬偏爱鹧鸪篇:吴地女性倾心于鹧鸪的歌谣,体现地域特色。
- 携来群从兰心美:朋友才情出众,增添了聚会的气氛。
- 折后双枝桂魄圆:象征团圆与美好,月亮的圆满也暗示了中秋的主题。
- 尘世明朝应诧说:预示着明天的惊讶,暗含人间的传说。
- 缑山此夜有群仙:将夜晚的美好提升至神仙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桂魄”比喻月亮,增加了诗的意象美。
- 对仗:整首诗在用词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音韵美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生命,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中秋团圆的主题,传达了人对自然与友谊的珍视,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弇园:象征宁静,隐喻内心的安宁。
- 桂魄:象征团圆,代表中秋的主题。
- 兰心:象征才华与美德,表达对友人的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楚客”代表了哪个地区的文化?
- A. 山东
- B. 湖北
- C. 江苏
- D. 四川
-
“桂魄”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明月
- C. 舞蹈
- D. 自然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一个节日?
- A. 元宵
- B. 端午
- C. 中秋
- D. 春节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王世贞的《甲申中秋夕》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均描绘了中秋的美景与思乡之情,但王世贞更加强调了朋友间的欢聚,而苏轼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两首诗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表现了对月亮的赞美和对团圆的渴望。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古代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