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应贤小集戏用坐中语》

时间: 2025-01-01 09:58:42

短檠长忆桂岩东,翰墨新来莫论功。

日日簿书成俗吏,星星鬓发逼衰翁。

公祠难缓三人带,小垒聊吟一马骢。

共饮昌蒲修故事,山肴野蔌是家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短檠长忆桂岩东,翰墨新来莫论功。
日日簿书成俗吏,星星鬓发逼衰翁。
公祠难缓三人带,小垒聊吟一马骢。
共饮昌蒲修故事,山肴野蔌是家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诗人回忆起桂岩东的美好时光,现今的翰墨之作已不再追求功名。每天都沉浸在繁琐的公文之中,白发渐生,令人感到衰老。虽然在公祠中无法放松三人的绑缚,但在小坎上吟咏也算是一种乐趣。我们共同饮酒,畅谈昌蒲的故事,山间的美味与野菜则体现了我们家族的传统和风气。

注释

  • 短檠:短小的灯笼,常用于夜间照明,象征着灯火阑珊的思念。
  • 桂岩:指桂花山,寓意美好的回忆。
  • 翰墨:书法与绘画的总称,表示文人雅士的创作。
  • 簿书:指公文、账簿等,代表繁忙的日常事务。
  • 衰翁:年老的男人,表达衰老感受。
  • 公祠:公共的祠堂,象征集体的责任与压力。
  • 昌蒲: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制作美食,象征自然的馈赠。
  • 山肴野蔌:山间的美食与野菜,体现自然与家庭的朴素风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适,字仲明,号子华,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南宋时期,身处动荡的历史背景中,作品多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端午节期间,诗人借节日之机,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年华流逝的感叹,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与传统的珍视。

诗歌鉴赏

洪适的《端午日应贤小集戏用坐中语》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犹如一幅描绘日常生活的画卷。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开篇以“短檠长忆”引出对昔日桂岩东的怀念,暗示时间流逝带来的失落感。接着,通过“日日簿书”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繁杂世务的厌倦与对名利的超然。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用“公祠难缓”表达了社会责任的沉重感,而“小垒聊吟”的轻松则是对抗现实压力的表现,营造出一种诗人虽身处尘世却心向自然的意境。“共饮昌蒲修故事”则表现出诗人与友人在共同饮酒时的欢愉,彰显了人际间的温情与自然风光的和谐。最后,诗人用“山肴野蔌是家风”总结出一种朴实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家庭与自然的联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短檠长忆桂岩东:短小的灯笼照亮了我对桂岩东的长久思念,暗示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2. 翰墨新来莫论功:新近的书法作品不再追求功名利禄,体现了诗人对名利的超然态度。
  3. 日日簿书成俗吏:每天沉浸于繁忙的公文中,感到自己如同世俗的官吏,流露出不满与厌倦。
  4. 星星鬓发逼衰翁:白发渐生,岁月无情,感受到衰老的逼近。
  5. 公祠难缓三人带:在公共祠堂中,责任与压力使得人难以放松。
  6. 小垒聊吟一马骢:在小土堆上吟唱,享受简单快乐,表达诗人的乐观态度。
  7. 共饮昌蒲修故事:与友人一起饮酒,分享昌蒲的故事,体现人际间的情谊。
  8. 山肴野蔌是家风:山间的美食与野菜,反映了家族的传统与朴素的生活方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繁忙的公文,体现了对现实的深刻理解。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与美感。
  • 排比:通过“山肴野蔌”形成排比,强调自然与生活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体上,诗歌通过怀旧、对比、反思与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桂岩:象征美好回忆与青春。
  2. 翰墨:代表文化与艺术,体现文人的追求。
  3. 簿书:象征繁忙与责任。
  4. 昌蒲:代表自然的馈赠与生活的乐趣。
  5. 山肴野蔌:体现朴素的生活态度与家庭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短檠”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短小的灯笼
    • C. 一种食物
  2. 诗人对翰墨的态度是?

    • A. 追求功名
    • B. 超然于名利
    • C. 不屑一顾
  3. “共饮昌蒲修故事”中昌蒲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财物
    • C. 自然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生活与自然的感悟。
  2. 杜甫《春望》: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洪适的《端午日应贤小集戏用坐中语》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但洪适多了一份对社会责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珍视,而李白则更加关注个体的情感与自由。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洪适生平与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