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秋夜与彭寅之汤子重步月》

时间: 2025-01-04 07:32:46

双阙深沉夜向阑,碧天露下葛衣单。

风吹急柝严城闭,月照行人古道寒。

往事悠悠歌凤去,青山靡靡识龙蟠。

壮怀万里同游在,满目风烟引剑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阙深沉夜向阑,碧天露下葛衣单。
风吹急柝严城闭,月照行人古道寒。
往事悠悠歌凤去,青山靡靡识龙蟠。
壮怀万里同游在,满目风烟引剑看。

白话文翻译:

在这深沉的夜晚,双阙的轮廓渐渐模糊,清澈的天空下,露水湿透了我的葛衣。
风急地吹着,城里已经封闭,只有急促的更鼓声响起,月光照耀下,独行的旅人在古老的道路上感到一阵寒意。
往昔的故事悠远而去,伴随着歌声如凤凰般消散,青山依旧,似乎能识得龙的盘踞之地。
壮志豪情,纵横万里,然而此时此刻,满眼的风烟让我不禁想引剑远望。

注释:

  • 双阙:指双重的宫阙,象征着皇城的庄严。
  • 碧天露下:清澈的天空下,露水淋湿了衣物。
  • :指更鼓,是古代夜间报时的乐器。
  • 靡靡:形容草木的摇曳,也可指轻柔、缥缈的状态。
  • 壮怀:壮志豪情,指诗人心中激荡的情怀。
  • 引剑看:指诗人想要拔剑远眺,象征着向往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徵明(1470-1559),字与可,号雪宵,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金陵(今南京)的秋夜,表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思考,结合了他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壮丽山河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秋夜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开篇以“双阙深沉夜向阑”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压抑的氛围。夜色渐深,诗人身着单薄的葛衣,感受到清露的寒冷,象征着他内心的孤独与脆弱。同时,风声和更鼓的急促声响,传达出一种紧迫感,似乎在提醒人们时光的流逝与历史的无情。

接下来的“往事悠悠歌凤去”一联,诗人追忆往昔,仿佛听见凤凰婉转的歌声在耳边回荡,承载着他的历史记忆与情感寄托。而“青山靡靡识龙蟠”则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青山依旧,似乎能感知历史的变迁与英雄的气概,显示出诗人对伟大历史的敬仰与思考。

最后两句“壮怀万里同游在,满目风烟引剑看”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壮志与豪情。虽然身在眼前的孤独与寒冷中,心中仍然怀揣着远大的理想,渴望着更加广阔的天地。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力量与张力,既有对现实的感慨,又有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双阙深沉夜向阑:双阙在暗夜中显得沉静而庄重,暗示着历史的厚重感。
    • 碧天露下葛衣单:清澈的夜空下,诗人身着单薄,感受到寒冷,象征脆弱的内心。
    • 风吹急柝严城闭:风声与更鼓声交织,传达出一种紧迫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 月照行人古道寒:月光照耀下,行人感到古道的寒冷,表现出一种孤独与落寞。
    • 往事悠悠歌凤去:追忆往昔,凤凰的歌声象征着美好记忆的流逝。
    • 青山靡靡识龙蟠:青山依旧,似乎能知晓历史的变迁与英雄的存在。
    • 壮怀万里同游在:描绘了诗人的壮志豪情,心怀远大的理想。
    • 满目风烟引剑看:面对风烟,诗人想要拔剑远眺,表达对未来的渴望与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风吹急柝严城闭”中对称的结构,使诗句更加和谐。
    • 比喻:如“往事悠悠歌凤去”,通过凤凰的歌声比喻记忆的流逝。
    • 象征:青山象征着历史与英雄,月光象征着孤独与思考。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理想追求,展现了他在孤独夜晚的情感纠葛和壮志豪情。

意象分析:

  • 双阙:象征权力与历史。
  • 碧天:象征清澈与宁静。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象征孤独与思考。
  • 青山:象征历史的厚重与英雄气概。
  • :象征勇气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双阙”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山
    B. 两座宫阙
    C. 两条河
    D. 两座高楼

  2. “满目风烟引剑看”中“剑”象征什么? A. 武器
    B. 理想与追求
    C. 忍耐与隐忍
    D. 绝望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夜》:同样描绘了月夜的孤独与思考,但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日的描绘,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主题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文徵明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