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建康入道》

时间: 2025-01-19 13:52:19

郁郁文章不称时,岂堪寂寞寄人篱。

早知乱后为儒误,始恨年来入道迟。

春晚茅山犹有术,秋深商岭已无芝。

何当乘此清风去,共看山家未了棋。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友人建康入道

作者: 连文凤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郁郁文章不称时,岂堪寂寞寄人篱。
早知乱后为儒误,始恨年来入道迟。
春晚茅山犹有术,秋深商岭已无芝。
何当乘此清风去,共看山家未了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失望和对友人的祝福。诗人感叹自己的才华无法适应这个时代,内心感到孤独,只能寄情于他人家中。早知战乱之后追求儒学是误入歧途,心中因此怨恨自己入道的时间太晚。春天时在茅山仍然有道术可学,然而到了深秋,商岭却已无灵芝可寻。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乘着清风,去与友人共享山间未尽的棋局。

注释:

  • 郁郁:形容文采、才华的繁盛。
  • 不称时:指自己的才华未能适应、被时代所认同。
  • 寄人篱:寄居在他人家中,形容孤独无依。
  • 早知乱后为儒误:早就知道在动乱之后追求儒家学说是错误的。
  • 茅山:道教名山,传说有道士修炼之地。
  • 商岭:指商山的山岭,因其盛产灵芝而著名。

典故解析:

  • 茅山:道教名山,象征着修道和隐逸生活。
  • 商岭:与灵芝相关,象征着长生不老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连文凤,宋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动乱之后,诗人对当时的政治局势感到失望,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时代的无奈。开篇便以“郁郁文章不称时”引出主题,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失落感。接着通过“岂堪寂寞寄人篱”展现出孤独感,诗人在他人家中寄居,心中充满无奈与孤独。中间两句更是深刻地反映了战乱后对于儒家学说的反思,表达出对自身选择的懊悔和对道理的向往。

“春晚茅山犹有术,秋深商岭已无芝”,这两句将时令与道教文化相结合,春天还有修道的机会,而秋天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机遇的错失。最后一句“何当乘此清风去,共看山家未了棋”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愿景,诗人渴望与友人一同去山中享受清风、下棋,象征着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郁郁文章不称时: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被时代所重视的失落感。
    • 岂堪寂寞寄人篱:诗人因无所依而感到孤独。
    • 早知乱后为儒误:反省自己在动乱后选择的道路。
    • 始恨年来入道迟:后悔自己修道的时间太晚。
    • 春晚茅山犹有术:春天在茅山还有修道的机会。
    • 秋深商岭已无芝:秋天时机已失,象征着机会的流逝。
    • 何当乘此清风去:希望能够乘风前往理想生活。
    • 共看山家未了棋:与友人一同享受生活的美好。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排比等手法,使诗句更为韵律和谐。
    • 比喻和意象的运用,将自然景象与人生态度结合,形成深刻的哲理思考。
  •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人生选择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清新而又忧伤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茅山:象征着修道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 商岭:代表着机遇的失去与生命的流逝。
  • 清风:象征着自由与理想的生活状态。
  • :象征智慧和人生的博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郁郁文章”是指什么? A. 诗人的才华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生活

  2. 诗人对“入道迟”的感受是? A. 幸福
    B. 后悔
    C. 满意

  3. “春晚茅山犹有术”中“术”指的是什么? A. 文学才华
    B. 道理和修道的技艺
    C. 棋艺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连文凤的《送友人建康入道》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但连文凤更加强调了对人生选择的反思,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安宁与内心的平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大辞典》
  • 《连文凤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