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小园独坐偶赋所怀》

时间: 2025-01-04 11:49:25

歌舞林亭不外求,朝回多著道衣游。

蔷薇点缀勾栏好,薜荔攀缘怪石幽。

泥浸落花红片湿,鸟啼深树绿阴稠。

春风去便还经岁,莫负芳菲醉即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小园独坐偶赋所怀
作者: 李至 〔宋代〕

歌舞林亭不外求,
朝回多著道衣游。
蔷薇点缀勾栏好,
薜荔攀缘怪石幽。
泥浸落花红片湿,
鸟啼深树绿阴稠。
春风去便还经岁,
莫负芳菲醉即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小园中独坐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和生活的热爱。诗中提到歌舞和林亭的美好,强调了对道教修行的向往,常常穿着道衣游玩。蔷薇花妆点勾栏,显得格外美丽;薜荔在怪石上攀缘,营造出幽静的氛围。泥土浸湿了落花,红色的花瓣散落在湿泥中;鸟儿在浓密的树荫下啼鸣,增添了春日的生机。随着春风的离去,岁月也渐渐流逝,诗人提醒自己不要辜负这美好的春光,及时享受醉人的芳香。


注释:

  • 林亭:指树林中的亭子,常用于休憩游玩。
  • 道衣:道教所穿的衣服,象征修道和清静。
  • 蔷薇:一种花,常用于装饰,象征美好。
  • 薜荔:一种攀缘植物,生长在岩石上,表达幽静之美。
  • 泥浸落花:指花瓣洒落在泥土中,营造出一种春天的氛围。
  • 芳菲:春天的花朵,代表生机和美好。

典故解析:

  • 道教文化:道教提倡自然、清静的生活方式,诗中提到的道衣和游玩体现了作者对道教思想的理解和向往。
  • 春风:春风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诗人通过描绘春风的离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至,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融入道教思想,展现出对山水田园的热爱。

创作背景:

《奉和小园独坐偶赋所怀》创作于李至的闲暇时光,表达了他在小园中独坐时的所思所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小园为背景,诗人的独坐引发了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清新而富有生机,歌舞林亭的美丽让人心驰神往。作者用“朝回多著道衣游”表达了他对道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希望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到一份宁静。蔷薇与薜荔的描写生动形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幽静。尤其是“泥浸落花红片湿,鸟啼深树绿阴稠”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自然的细节和春日的情趣,增强了诗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最后,诗人以“春风去便还经岁,莫负芳菲醉即休”总结全诗,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及时享受生活中的乐趣。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歌舞林亭不外求:在林亭中听歌舞,不求外界的繁华。
  2. 朝回多著道衣游:早晨归来,常身着道衣游玩,体现了修道的生活。
  3. 蔷薇点缀勾栏好:蔷薇花装点着栏杆,景色十分美丽。
  4. 薜荔攀缘怪石幽:薜荔缠绕在怪石上,幽静的环境令人陶醉。
  5. 泥浸落花红片湿:泥土浸湿了落下的红花瓣,增添了春天的气息。
  6. 鸟啼深树绿阴稠:鸟儿在浓密的树荫中啼鸣,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7. 春风去便还经岁:春风一去,岁月也随之而逝,表达了时间的无情。
  8. 莫负芳菲醉即休:不要辜负这美好的春光,及时享受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泥浸落花”比喻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鸟啼的描写使自然景物显得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强调了珍惜时光、享受生活的重要性,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亭:象征自然的宁静和人们的向往。
  • 道衣:象征修道的生活和内心的追求。
  • 蔷薇与薜荔:代表春天的美好与生命力。
  • 泥土与落花:象征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循环。
  • 鸟啼与绿阴: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李至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道衣”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衣服
    • B. 道教所穿的衣服
    • C. 传统服饰
  3. 诗人希望在诗中表达什么情感?

    • A.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 B. 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 C. 对时间流逝的遗憾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日忆李白》:杜甫的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反映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饮酒》(陶渊明)与《奉和小园独坐偶赋所怀》:两者都描绘了田园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但陶渊明更强调隐逸生活的理想,而李至则融合了道教思想,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宋代诗歌的代表作。
  • 《道教文化概论》:关于道教思想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