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时间: 2025-01-19 19:11: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作者: 丁宁 〔近代〕
华鬘双妙影,甚奇笔一朝收。
羡紫雾方回,天香旋降,几辈能修。
难留。算来好景,又骖鸾人去冷琼楼。
惆怅蘅芜梦渺,碧云西望悠悠。
从头。展卷漫寻搜。
韵事更谁俦。
纵具馔深怀,点酥清致,无此绸缪。
偕游得随坡老,便不因仙佛也千秋。
多少沧桑旧感,消将潘鬓閒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华美的景象与内心的惆怅。作者感叹美丽的事物如同双重的幻影,难以长久把握;羡慕那紫色的雾霭逐渐散去,天香也随之而降,几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美景难留,想来往日的好时光,似乎乘着鸾凤远去,留下冷清的琼楼。内心的惆怅如同梦境般渺茫,向西望去,碧云悠悠。从头开始,翻卷书卷,漫无目的地寻找。韵事又有谁能与我相伴?即使有丰盛的美食与清香的点心,也无法替代那种情感的联系。如果能与随坡老一起游玩,便不必在乎仙佛的千秋岁月。多少沧桑的旧感,最终化为潘鬓间的闲愁。
注释
- 华鬘: 古代一种华丽的饰物,这里可引申为美丽的事物。
- 骖鸾: 骖鸾是乘坐神鸟,象征着美好与高远。
- 琼楼: 形容美丽的楼阁,常用以象征理想的境界。
- 蘅芜: 这里指一种植物,象征着隐逸与梦境。
- 随坡老: 可能指隐居的老者,象征着超脱世俗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宁,近代词人,以其清丽的词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美景的描绘,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惆怅。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幻想的词作,作者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将内心的惆怅与追忆融入其中。开篇以“华鬘双妙影”引入,似乎在描绘一种美好而又难以捕捉的幻影,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转瞬即逝。接着,作者羡慕那紫色的雾霭与天香,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又感到无能为力,难以留住这种美景。此后,通过“算来好景,又骖鸾人去冷琼楼”的感慨,表达出一种孤独与失落感。
词中不断出现的“惆怅”、“梦渺”等词汇,更加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无奈。最后,诗人提到与“随坡老”的游玩,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脱,然而内心的沧桑感又无法摆脱,展现出一种无法释怀的情感深度。这种对比与对照,使得整首词在哀愁与美好之间游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华鬘双妙影”:描绘了一种华丽的美好,象征着难以捉摸的幻影。
- “羡紫雾方回”:羡慕那紫色的雾霭,暗示时光的流逝与美好瞬间的消逝。
- “天香旋降”:形容自然之美的降临,带来一阵清香。
- “几辈能修”:感叹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寥寥无几。
- “难留”:表达对美好事物的不舍。
- “算来好景”: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
- “骖鸾人去冷琼楼”: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 “惆怅蘅芜梦渺”:内心的惆怅如梦般虚无。
- “碧云西望悠悠”:向西方望去,思绪悠远。
- “展卷漫寻搜”:翻阅书卷,漫无目的地寻找。
- “韵事更谁俦”:感叹能与谁分享这种韵事。
- “纵具馔深怀”:即使有丰盛的盛宴,心中依然有缺失。
- “偕游得随坡老”:渴望与隐士同行。
- “便不因仙佛也千秋”:不再在乎仙佛的时间。
- “多少沧桑旧感”:感叹往昔的感受。
- “消将潘鬓闲愁”:最终化为闲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华鬘双妙影”比喻美好的事物。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类的情感。
- 对仗:词句结构对称,增强了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鬘: 代表美丽的外在。
- 紫雾: 象征梦幻与虚无。
- 天香: 代表自然的美好。
- 琼楼: 代表理想与追求。
- 蘅芜: 象征隐逸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华鬘双妙影”中的“华鬘”指什么?
- A. 一种饰物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乐器
-
诗中提到的“随坡老”象征什么?
- A. 超脱世俗的生活
- B. 追求名利
- C. 享受美食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丁宁的《木兰花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惆怅,但丁宁更多关注于自然的细腻描写,而李清照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词学研究》
- 《近代词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