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陈伯永竹院有魏鹤山题扁名公留题》
时间: 2025-01-14 12:33: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陈伯永竹院有魏鹤山题扁名公留题
作者:朱晞颜 〔元代〕
信吟筇到处,尽可款个人家。
见碧甃横陈,粉墙低亚,乱锁烟霞。
森森万竿如束,倚虚檐风影自交加。
一点尘无几研,十分清到窗纱。
堪嘉。玉立瘦穿沙。
池色净无瑕。
向良夜移床,静临书帙,闲试茶瓜。
明月清风仍好,但秦宫梁苑遍栖鸦。
零落残香秀墨,春衣拂遍苔花。
白话文翻译
信步走到竹院中,随意欣赏这里的一切。
只见碧色的甃石铺成,粉刷的墙壁低矮,烟霞缭绕,景色迷离。
竹林如束,风影在屋檐下交错。
几乎没有尘埃,窗纱透出十分清澈的光亮。
真是美好!竹子挺立,纤瘦地穿梭于沙地之间。
池水清澈无暇。
在这个美好的夜晚,挪动床铺,安静地翻阅书籍,悠闲地品尝茶瓜。
明月清风依旧可人,但秦宫的梁苑上却满是栖息的乌鸦。
残香隐约,墨迹斑斑,春衣轻拂,苔花遍布。
注释
- 信吟:随意吟诵。
- 筇:竹制的手杖。
- 碧甃:绿石铺成的地面。
- 粉墙:粉刷的墙壁。
- 风影:风吹动下的影子。
- 研:磨,指磨墨。
- 书帙:书籍的外壳或封面。
- 茶瓜:指一种茶点。
- 秦宫梁苑:指古代王宫的建筑,象征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晞颜,元代诗人,以诗词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与生活,风格清新脱俗,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竹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清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元代文人对隐居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是一首描绘竹院静谧环境和诗人闲适生活的词作。全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开头几句以“信吟筇到处”引出诗人随意漫步的状态,显示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尤其是“碧甃横陈,粉墙低亚,乱锁烟霞”,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体验,“向良夜移床,静临书帙”,表现了诗人对书籍和茶的喜爱,显示出一种文化的积淀与精神的追求。最后几句提到“秦宫梁苑遍栖鸦”,暗示了人世间的繁华与喧嚣,形成了与前文幽静环境的对比,突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超然。
整首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信吟筇到处:诗人随意地吟唱,走到处都是竹子。
- 见碧甃横陈:眼前是绿石铺成的地面。
- 粉墙低亚:粉刷的墙壁低矮。
- 乱锁烟霞:烟雾缭绕,景色如同锁住了霞光。
- 森森万竿如束:竹子成林,像是束起的竹子。
- 倚虚檐风影自交加:在空荡荡的屋檐下,风影交错。
- 一点尘无几研:几乎没有尘埃,窗纱透出清澈之光。
- 堪嘉:实在令人赞叹。
- 玉立瘦穿沙:竹子挺拔,瘦弱却在沙地中穿行。
- 池色净无瑕:池水清澈无瑕疵。
- 向良夜移床:在美好的夜晚,挪动床铺。
- 静临书帙,闲试茶瓜:安静地翻阅书籍,悠闲地品茶。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竿如束”,形象地表现了竹子的密集。
- 拟人:风影“自交加”,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
- 对仗:如“明月清风”,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体现了文人对清静与文化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竹子:象征清高、坚韧和隐逸生活。
- 明月:象征宁静、清明的精神状态。
- 烟霞: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神秘。
- 书籍:象征知识与文化的积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信吟筇到处”是什么意思?
- A. 随意吟唱,走到处都是竹子
- B. 严肃吟唱,走到处都是花草
- C. 忧伤吟唱,走到处都是屋檐
-
诗中提到的“池色净无瑕”指的是什么?
- A. 池水清澈无暇
- B. 池水浑浊不堪
- C. 池水波涛汹涌
-
诗人对繁华生活的态度是?
- A. 向往繁华
- B. 超然物外
- C. 忧虑繁华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朱晞颜的《木兰花慢》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朱晞颜则注重环境的描绘与生活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朱晞颜研究》
- 《元代文人生活与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