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中寄似表 刘子翚 〔宋代〕
溪流元自急,积雨更兼旬。 曲渚方移棹,高城忽背人。 艰难争避地,去住不由身。 客食怜诗李,相期一问津。
白话文翻译:
溪流原本就急湍,连绵大雨更使其加剧。 船在弯曲的岸边刚刚移动,高耸的城墙突然远离了视线。 在艰难中争夺着避难之地,无论是离开还是停留都不由自主。 作为客人的我,喜爱诗李,期待有一天能共同探访。
注释:
- 溪流元自急:溪流原本就急湍。
- 积雨更兼旬:连绵大雨持续了十多天。
- 曲渚方移棹:船在弯曲的岸边刚刚移动。
- 高城忽背人:高耸的城墙突然远离了视线。
- 艰难争避地:在艰难中争夺着避难之地。
- 去住不由身:无论是离开还是停留都不由自主。
- 客食怜诗李:作为客人的我,喜爱诗李。
- 相期一问津:期待有一天能共同探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旅行中,诗人感受到了自然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旅行途中,面对急湍的溪流和连绵的雨水,感叹人生的艰难和无常,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急湍的溪流和连绵的雨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受。诗中的“曲渚方移棹,高城忽背人”描绘了船在弯曲的岸边移动,高耸的城墙突然远离了视线,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后两句“艰难争避地,去住不由身”则表达了在艰难中争夺避难之地的无奈和不由自主。最后两句“客食怜诗李,相期一问津”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溪流元自急,积雨更兼旬:溪流原本就急湍,连绵大雨更使其加剧。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感受。
- 曲渚方移棹,高城忽背人:船在弯曲的岸边刚刚移动,高耸的城墙突然远离了视线。这里通过船的移动和城墙的远离,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
- 艰难争避地,去住不由身:在艰难中争夺着避难之地,无论是离开还是停留都不由自主。这里表达了在艰难中争夺避难之地的无奈和不由自主。
- 客食怜诗李,相期一问津:作为客人的我,喜爱诗李,期待有一天能共同探访。这里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急湍的溪流和连绵的雨水,比喻人生的艰难和无常。
- 拟人:通过船的移动和城墙的远离,拟人化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溪流元自急,积雨更兼旬”,“曲渚方移棹,高城忽背人”,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对人生的无常和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生经历的叙述,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意象分析:
- 溪流:急湍的溪流象征着人生的艰难和无常。
- 积雨:连绵的雨水象征着持续的困难和挑战。
- 曲渚:弯曲的岸边象征着人生的曲折和变化。
- 高城:高耸的城墙象征着人生的目标和追求。
- 诗李:诗李象征着文化和艺术,表达了对文化艺术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溪流元自急”中的“元自”是什么意思? A. 原本 B. 原因 C. 元素 D. 原则
- 诗中“积雨更兼旬”中的“兼旬”是什么意思? A. 兼并 B. 兼职 C. 兼任 D. 十多天
- 诗中“曲渚方移棹”中的“移棹”是什么意思? A. 移动 B. 移交 C. 移除 D. 移居
- 诗中“高城忽背人”中的“背人”是什么意思? A. 背叛 B. 背对 C. 背离 D. 背负
- 诗中“客食怜诗李”中的“怜”是什么意思? A. 怜悯 B. 怜爱 C. 怜惜 D. 怜悯
答案:1. A 2. D 3. A 4. C 5.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诗也描绘了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
- 杜甫《春望》: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对人生的无常和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刘子翚《舟中寄似表》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但刘子翚的诗更多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豪迈和乐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这本书收录了宋代众多诗人的作品,包括刘子翚的诗作,是研究宋诗的重要参考书。
- 《宋诗鉴赏辞典》:这本书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了详细的鉴赏和解析,是研究宋诗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