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子》

时间: 2025-01-19 19:52:02

挺秀穷荒叹未遭,昔贤吟赏著风骚。

纵班卢橘材非偶,不近长安价愈高。

烟雨万株遥若画,尘埃一骑笑徒劳。

琱盘此日无遗远,品格妍媸敢自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荔子 刘子翚 〔宋代〕

挺秀穷荒叹未遭,昔贤吟赏著风骚。 纵班卢橘材非偶,不近长安价愈高。 烟雨万株遥若画,尘埃一骑笑徒劳。 琱盘此日无遗远,品格妍媸敢自逃。

白话文翻译:

在荒凉之地挺拔秀丽,感叹未曾遭遇赏识, 昔日的贤人吟咏赞赏,留下了风雅的诗篇。 即使像班固、卢橘那样的材料也非偶然, 不靠近长安,其价值反而更高。 烟雨中的万株荔枝树远看如画, 尘埃中一骑送荔枝的景象徒劳可笑。 今日的琱盘中荔枝无处不至, 其品格之美丑,岂敢自欺。

注释:

  • 挺秀:形容荔枝树挺拔秀丽。
  • 穷荒:荒凉偏远之地。
  • 昔贤:指古代的贤人。
  • 风骚:指诗文的风雅。
  • 班卢橘:班固和卢橘,比喻珍贵的材料。
  •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政治中心。
  • 琱盘:精美的盘子,这里指盛放荔枝的器皿。
  • 妍媸:美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约1080-1140),字子翚,号东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态的感慨。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赏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游历或居住在荔枝产地时所作,通过对荔枝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赏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荔枝作为一种珍贵的水果,其价值在远离政治中心的地方反而更高,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赏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挺秀穷荒叹未遭”一句,既赞美了荔枝在荒凉之地依然挺拔秀丽的自然美,又隐含了对荔枝未被赏识的遗憾。“昔贤吟赏著风骚”则进一步以古代贤人的吟咏来提升荔枝的文化价值。后两句通过对荔枝价值的讨论,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认为远离政治中心的荔枝价值更高,这种观点既是对荔枝的赞美,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挺秀穷荒叹未遭”:荔枝在荒凉之地依然挺拔秀丽,作者感叹其未被赏识。
  2. “昔贤吟赏著风骚”:古代贤人吟咏赞赏荔枝,留下了风雅的诗篇。
  3. “纵班卢橘材非偶”:即使像班固、卢橘那样的珍贵材料也非偶然。
  4. “不近长安价愈高”:远离政治中心的荔枝,其价值反而更高。
  5. “烟雨万株遥若画”:烟雨中的万株荔枝树远看如画。
  6. “尘埃一骑笑徒劳”:尘埃中一骑送荔枝的景象徒劳可笑。
  7. “琱盘此日无遗远”:今日的琱盘中荔枝无处不至。
  8. “品格妍媸敢自逃”:其品格之美丑,岂敢自欺。

修辞手法:

  • 比喻:“烟雨万株遥若画”将烟雨中的荔枝树比作画。
  • 拟人:“挺秀穷荒叹未遭”中的“叹未遭”赋予荔枝以人的情感。
  • 对仗:“纵班卢橘材非偶,不近长安价愈高”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赏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既表达了对荔枝未被赏识的遗憾,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认为远离政治中心的荔枝价值更高,这种观点既是对荔枝的赞美,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荔枝: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代表了自然美和社会价值。
  • 烟雨:营造了一种朦胧美的意境。
  • 长安:象征政治中心,与荔枝的价值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昔贤吟赏著风骚”中的“昔贤”指的是什么? A. 古代的贤人 B. 现代的贤人 C. 诗人自己 D. 荔枝的种植者

  2. 诗中“不近长安价愈高”反映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A. 荔枝的价值与地理位置无关 B. 荔枝的价值在远离政治中心的地方更高 C. 长安的荔枝价值最高 D. 荔枝的价值与政治中心无关

  3. 诗中“烟雨万株遥若画”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惠州一绝》:同样以荔枝为题材,表达了对荔枝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赞赏。
  • 杨万里的《荔枝》:通过对荔枝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惠州一绝》与刘子翚的《荔子》:两者都以荔枝为题材,但苏轼的诗更加注重对荔枝的直接描写和赞美,而刘子翚的诗则更多地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刘子翚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