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时间: 2025-01-08 02:22: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年旅都城,三月不求宅。
彼哉安知我,争静习礼迹。
三已竟无怨,心伏鸷鸟百。
无私心如丹,经患发先白。
功名已不求,余事复何惜。
白话文翻译:
去年我在都城漂泊,三月间无心安家。
谁能理解我,何必追求外表的安静与礼节。
经历了三年的流浪,我已无怨无悔,内心如同隐伏的猛禽。
心中无私欲如赤诚的丹心,经历磨难后才发觉真理。
我已不再追求功名利禄,其他的事情又何必在意呢?
注释:
- 旅都城:指的是在都城(即京城)漂泊、居住。
- 不求宅:没有心思去追求安定的住所。
- 彼哉安知我:指别人如何能理解我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 鸷鸟:猛禽,象征内心的凶猛与隐忍。
- 无私心如丹:指心中没有私欲,像赤诚的丹心那样纯净。
- 经患:经历磨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涧庐,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和散文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常反映个人的生活感受与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辙在外漂泊的时期,反映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在经历了官场的浮沉后,诗人选择放下追求,寻求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透过苏辙的个人经历,深刻地揭示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态度。开篇即呈现出对都城生活的厌倦,表达出“无宅”的心情,反映了他对世俗安逸的漠视。接着,诗中提到“谁能理解我”,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外界的疏离感。虽然旅行和居无定处带来了无数烦恼,但他却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表明经历了磨难后心中已无怨恨,反而更加坚定。
在最后两句中,他明确表示对功名的放弃,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真诚的重要性,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这种思想反映了道家和佛家对于人生意义的追求,强调内心的平和与真实。整首诗在意象的使用上,既有对内心强烈情感的表达,也有对外部世界的冷静观察,展现了苏辙作为一个诗人的深邃视野与淡泊明志的气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年旅都城:描绘了诗人去年在都城漂泊的情景,暗示他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
- 三月不求宅:在都城呆了三个月,却无心安定下来,显示出他对世俗生活的冷淡。
- 彼哉安知我:质疑他人如何能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展现孤独感。
- 争静习礼迹:对外表的追求与内心的真实状态形成对比,暗示对虚伪礼节的抗拒。
- 三已竟无怨:经历了三年漂泊,心中已无怨恨,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 心伏鸷鸟百:内心如同隐伏的猛禽,暗示着他内心的力量与潜能。
- 无私心如丹:表明内心的纯净与无欲,强调真实的自我。
- 经患发先白:经历了磨难后,才明白人生的真谛,表现出成熟的智慧。
- 功名已不求:放弃对功名的追求,展现出对物质的淡泊。
- 余事复何惜:既然不再在意功名,其他事情又何必挂怀,显示出超然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内心真实与外部表象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深刻性。
- 隐喻:使用“鸷鸟”作为隐喻,象征内心的力量与潜能。
- 排比:在最后两句中运用排比手法,加深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反映出对内心宁静与真实的追求,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探索了人生的意义,展现出超越世俗的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旅都城:象征漂泊与不安。
- 鸷鸟:象征内心的力量与隐忍。
- 丹心:象征赤诚与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辙的“旅都城”是指: a) 在乡村生活
b) 在都城漂泊
c) 在海边游玩
d) 在山中隐居 -
诗中提到的“无私心如丹”意指: a) 内心充满私欲
b) 心中无私欲,赤诚如丹
c) 对功名的追求
d) 对礼节的遵守 -
诗人在经历了三年漂泊后,感到: a) 无怨无悔
b) 非常痛苦
c) 重新追求功名
d) 对生活感到绝望
答案: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苏辙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饮酒》进行比较,两者都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但苏辙更多的是对功名利禄的放弃,而陶渊明则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享受。尽管主题略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苏辙诗文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