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湖宋余行老》
时间: 2024-12-29 20:27: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湖宋余行老
作者:毛滂 〔宋代〕
先生吟文烦颊舌,
未免诸生笑於列。
跋前疐后谁使然,
只有名多磨不灭。
燕公策高思精壮,
笔下辞华烂文缬。
岳阳少屈何足云,
自喜江山助清绝。
墨畦笔迳久榛芜,
道山初识今文伯。
凤凰池畔未归身,
水晶宫里重游客。
读书不知已几世,
汲古长余绠千尺。
莫贪云水供醉吟,
尚有典章须粉泽。
防风山前痴病吏,
自笑著书玄尚白。
蓬头承甖十年事,
过眼法书今雾隔。
那知流落得依凭,
天与虺聩宽辔策。
汀洲白蘋春岂许,
江南日落汀洲古。
风光无恙似当时,
犹与溪山相媚妩。
昔人苦吟终不尽,
只今余秀当勤取。
阿房赋客旧主人,
试数文章犹第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老师在吟唱文词时的窘迫,学生们在旁忍不住笑他。老师在前后左右的压力下,名声却依然不灭。燕公的策论高远,文辞华美。岳阳的诗句虽少,却也无所谓,自喜江山的景色清丽绝伦。
诗人提到自己的创作环境,墨香四溢的笔迹早已被杂草覆盖,初次见到道山的文人已经成了今文的代表。凤凰池边还未归来,水晶宫里却是络绎不绝的游客。
读书的岁月仿佛已经过了几个世代,吸取古代的智慧好比用千尺长绳汲取水源。诗人告诫自己不要贪恋云水间的醉吟,仍需遵循典章法规。
风前山畔的病弱吏官,自己也只能自嘲着书写的作品。十年磨炼的经历,眼前的书法却如雾般模糊。谁知这流落的身世,反而成了依靠,天也给了自己一种宽松的生活方式。
汀洲的白蘋春天是否还能拥有,江南的日落是否仍如往昔古老。风光依旧如昔,仍与溪山相互勾勒。昔日的苦吟终究没有尽头,而今仍需勤奋追求。阿房赋的作者曾是旧主人,试着数算一下自己的文章,竟然仍然排在第五位。
注释
- 吟文:吟唱诗文。
- 诸生:学生们。
- 磨不灭:名声不灭。
- 燕公:指燕国的公子,代表有才华的人。
- 岳阳:岳阳楼,古诗中的名地,象征名士。
- 墨畦:指书写的地方。
- 蓬头承甖:形容诗人十年来的忙碌与辛苦。
- 阿房赋:指王勃的《阿房宫赋》,以其华美的文辞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宋代诗人,字季子,号南湖,曾任官职,精通诗词,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思考,以及对当下文人生活的感慨。诗中融合了个人经历和社会观察,表现了对文化传承和个人成就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上湖宋余行老》是一首兼具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的诗作。诗人在描写老师吟咏的情景时,流露出对学术的敬重与对年轻一代的期望。通过对古人诗作的引用和对当下生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敬仰。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如“凤凰池”、“水晶宫”、“汀洲白蘋”等,交织出一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而“读书不知已几世,汲古长余绠千尺”更是将诗人的学术追求与历史传承相结合,体现了文化的积淀与延续。
在情感基调上,诗人既有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又有对当下文人境遇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强调了勤奋与努力的重要性,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生吟文烦颊舌”:老师吟唱文词时,面露烦恼。
- “未免诸生笑於列”:难免学生在旁偷笑。
- “跋前疐后谁使然”:前后左右的压力谁能避免。
- “只有名多磨不灭”:唯有名声虽多却永不磨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汲古长余绠千尺”,比喻汲取古代智慧的艰辛与深厚。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老师吟咏的场景,反映了对学术的追求和对文化的尊重,也表现出对个人成就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强调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警示人们不要沉醉于表面的浪漫,而应扎实根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凰池:象征美好的文化源泉。
- 水晶宫:象征繁华的文人生活。
- 汀洲白蘋:传达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美,也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燕公”指的是: a) 诗人自己
b) 有才华的人
c) 学生们 -
填空题:诗中“读书不知已几世,汲古长余___千尺”中的空缺应填入什么?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阿房赋”是王勃的作品。(对/错)
答案:
- b) 有才华的人
- 绠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毛滂的《上湖宋余行老》与杜甫的《登高》都探讨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文化的反思,前者更强调个人的努力与学术追求,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对历史的沉思与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毛滂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