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
时间: 2025-01-04 10:50: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渡江云
轻寒欺短袂,软红醉踏,断梦拟重温。
画楼天半起,燕去谁家,冷落旧巢痕。
柔波漾碧,载短楫曾赋桃根。
归路遥,角声吹送,次第近黄昏。
纷纷。横云征雁,噪柳飞鸦,写凄凉不尽。
还暗惊高梧金井,啼纬秋魂。
相思岁岁花争发,愿小山丛桂留人。
筝柱换,歌声又软梁尘。
白话文翻译
初秋的轻寒轻轻地拂动着短袂,仿佛是醉眼看红花,想要重温那断了的梦。画楼半在天际升起,燕子飞去后又归于谁的家,旧巢的痕迹冷落一片。柔和的波光荡漾,轻舟曾经载着桃花根。归途遥远,角声在耳边送来,渐渐接近黄昏。纷纷的云彩上,征雁横飞,柳树间的乌鸦喧闹,描绘着无尽的凄凉。更有那高梧与金井的惊悸,仿佛在啼鸣秋天的灵魂。相思之情年年花争相开放,愿小山的桂花能留住人。更换了筝柱,悠扬的歌声再次轻轻扬起梁上的尘埃。
注释
- 轻寒:指微冷的秋风。
- 短袂:短衣袖,象征着季节的转变。
- 软红:泛指柔和的红色花朵。
- 画楼:指精致的楼阁,常用于形容女子的居所。
- 桃根:典出桃花,象征美好爱情。
- 归路遥:回家的路途遥远。
- 角声:指角笛的声音,象征着送别或归途的哀愁。
- 征雁:飞往南方的雁,象征离别。
- 高梧金井:指高大的梧桐树与金色的井,象征着孤独和思念。
- 相思:思念情人或故人的情感。
- 筝柱换:指更换乐器的支柱,象征新的开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匪石,清代诗人,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著称。生于动荡的时代,诗中常透出忧愁与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及个人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怀念。
诗歌鉴赏
《渡江云》是一首充满浓厚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篇的“轻寒欺短袂”,便营造了一个微寒的秋日场景,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飘渺的梦境之中。诗人对“画楼”和“旧巢”的描绘,充满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通过“归路遥,角声吹送”,描绘了归家的漫长与无奈,角声在耳边回响,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悲伤。接下来,诗人以“纷纷”二字引出一系列景象,云雁、柳鸦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又凄凉的画面,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尽感慨。
最后,诗人以“相思岁岁花争发”作为情感的升华,表现出对所爱之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孤独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正如那“愿小山丛桂留人”所表达的希望与不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轻寒欺短袂:初秋的寒冷让短袖衣服显得无力抵挡,暗示季节的变化。
- 软红醉踏:柔和的红色花朵在醉意中轻轻摇曳,传达出一种恍惚的美感。
- 断梦拟重温:对曾经美好梦境的渴望和回忆。
- 画楼天半起:描绘画楼的一角,仿佛在晨曦中苏醒,展现出一种宁静与优雅。
- 燕去谁家:燕子飞走了,留下的是对归属的思考与追问。
- 冷落旧巢痕:旧巢的痕迹冷清,象征着离别后的孤独。
- 柔波漾碧,载短楫曾赋桃根:柔波荡漾,轻舟曾载着桃花根,传达出对生命与爱情的感慨。
- 归路遥,角声吹送:归家的路途遥远,角声送行,流露出对归属的渴望。
- 纷纷:引入一系列景象,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 横云征雁,噪柳飞鸦:云层横亘,飞雁南归,柳树间乌鸦喧闹,描绘了离别的景象。
- 还暗惊高梧金井,啼纬秋魂:高大的梧桐与金井的惊悸,似乎在诉说着秋天的孤寂。
- 相思岁岁花争发:思念之情年年盛开如花,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
- 愿小山丛桂留人:希望能够留住爱人,表达了不舍的情感。
- 筝柱换,歌声又软梁尘:乐器的更换,音乐的柔和再次唤起了过往的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短袂比作秋风,表达季节的变迁。
- 拟人:描绘柔波和燕子,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上下句间词语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对离别的伤感和对爱情的执着,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轻寒:象征着秋天,暗示着离别与思念的主题。
- 画楼:代表着美好的回忆与理想的生活。
- 燕子与雁:象征离别与归属,体现了思乡之情。
- 桂花:代表着美好的爱情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轻寒欺短袂”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情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归路遥,角声吹送”中的“角声”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角笛声
C. 雨声
D. 鸟鸣 -
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快乐
B.忧伤
C.愤怒
D.平静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友人》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同样表达离别之情,但更显豪放与洒脱。
- 杜甫《月夜忆舍弟》:则更加沉重,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忧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匪石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