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张君宰吴江
作者: 吴充 〔宋代〕
全吴风景好,之子去弦歌。
夜犬惊胥少,秋鲈饷客多。
县楼疑海蜃,衙鼓答江鼍。
遥想晨凫下,长桥正绿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吴江的美丽风景,赞美了即将离去的张君宰。夜晚的犬吠声打破了宁静,秋天的鲈鱼让客人们倍感丰盛。县楼的景象让人怀疑是不是海市蜃楼,而衙门的鼓声回应着江边的蛙鸣。远远想象着清晨的野鸭在水中游弋,长长的桥正映衬着碧绿的波浪。
注释:
- 全吴:指整个吴地,代表着吴江的美丽。
- 之子:这里指张君宰,诗中对他的亲切称呼。
- 弦歌:指弹奏乐器和歌唱,表现出欢快的气氛。
- 夜犬:夜晚的狗叫声。
- 胥少:胥是指吴地的一种鱼,少是少见,意味着夜晚安静。
- 秋鲈:秋天的鲈鱼,象征丰收。
- 县楼:县政府的楼宇。
- 海蜃:海市蜃楼的幻象。
- 江鼍:江边的蛙声,鼍是蛙的一种。
- 晨凫:清晨的野鸭。
- 长桥:指连接两岸的桥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充,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作品多描绘自然风景及人情世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运用生动的意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吴江,表达了诗人对好友张君宰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描绘了吴江的自然美景,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吴充的《送张君宰吴江》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友情的诗作。诗的开头便以“全吴风景好”引入,表达对吴江自然风光的赞美,接下来通过“之子去弦歌”点出送别的对象,营造了一种即将分别的氛围。诗中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暗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通过“夜犬惊胥少”,将夜晚的安静与狗的叫声形成对比,增添了一丝生动的色彩。
“秋鲈饷客多”则展现了吴江的丰饶,正值秋季,鲈鱼丰收,象征着对生活的满足与欢愉。接下来的“县楼疑海蜃”则用“海蜃”这个典故,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思考,巧妙地将县楼与海蜃联系在一起,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
最后几句“遥想晨凫下,长桥正绿波”,营造出一种清晨的宁静与朝气,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全诗浑然一体,既有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又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全吴风景好:赞美吴江的自然风光。
- 之子去弦歌:提到张君宰,将诗人与友人的关系引入。
- 夜犬惊胥少:描绘夜晚的宁静被犬吠打破,增添生动气氛。
- 秋鲈饷客多:展现丰收的喜悦,象征生活的富足。
- 县楼疑海蜃:通过海市蜃楼的典故,引发对景色的思考。
- 衙鼓答江鼍:描写衙门的鼓声与江边蛙鸣的和谐。
- 遥想晨凫下:描绘清晨的宁静与美好。
- 长桥正绿波:展现桥与水的融洽,营造出和谐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县楼疑海蜃”,通过比喻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夜犬的叫声被赋予了情感,使得场景更生动。
- 对仗:如“晨凫下,长桥正绿波”,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吴江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同时也展现了生活的富裕与和谐美好,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景:自然的美好,象征着生活的富饶。
- 弦歌:音乐与欢乐,代表了生活的乐趣。
- 秋鲈:丰收的象征,暗示着人们对生活的满足。
- 晨凫:清晨的宁静,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全吴风景好”是什么意思? A. 吴江的风景很差
B. 吴江的风景很好
C. 诗人不喜欢吴江
D. 诗人只说风景 -
诗中提到的“夜犬惊胥少”主要描绘了什么? A. 夜晚的喧闹
B. 夜晚的宁静被打破
C. 狗的叫声很少
D. 狗的叫声很大 -
“晨凫下,长桥正绿波”中的“长桥”意象表现了什么? A. 一座破旧的桥
B.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C. 桥被水淹没
D. 桥很长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自然美,但更多表现国破家亡的忧伤。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情感更加深沉,意象更为复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吴充生平与作品研究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