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虫声咽。星星萤影飞不迭。飞不迭。碧梧风细,夜声凄切。长空云静音鸿绝。天公谁解修明月。修明月。嫦娥薄命,不胜圆缺。
白话文翻译
虫鸣声低沉哽咽,星星和萤火虫的影子飞来飞去,难以停歇。轻风拂过碧绿的梧桐,夜晚的声音凄凉而切心。遥远的天空中,云彩静静地漂浮,鸿雁的鸣叫声也消失无踪。上天啊,谁能理解那皎洁的明月?那明月啊,嫦娥命薄,无法承受圆缺的悲哀。
注释
字词注释:
- 虫声咽:虫鸣声低沉,似乎哽咽。
- 萤影飞不迭:萤火虫的影子飞来飞去,难以停留。
- 碧梧:指绿色的梧桐树。
- 长空:指高远的天空。
- 音鸿绝:鸿雁的叫声消失无踪。
- 修明月:指明月的美好。
- 嫦娥薄命:嫦娥的命运薄弱,无法承受圆缺的无奈。
典故解析:
- 嫦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亮女神,因偷吃仙药而飞入月宫,象征孤独和离别。
- 圆缺:指月亮的圆满和缺失,象征人生的无常和多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绡,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清新、婉约见长,常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的融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夜,描绘了秋季的自然景象与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忆秦娥 秋景》是一首充满秋意和思乡情的词作。开篇以“虫声咽”引入,细腻地描绘出秋夜的静谧与幽深,虫鸣声似乎低沉而哽咽,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接着,诗人描写了星星和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的情景,生动而富有动感。从“碧梧风细,夜声凄切”中,可以感受到秋风的细腻与凄凉,烘托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长空云静音鸿绝”一句,描绘出开阔的天空,云彩静止,鸿雁的叫声也消失,象征着孤独和离别的情绪。最后,诗人对明月的思考引入了嫦娥这一古老的神话,表达了对命运的感叹,嫦娥的薄命与圆缺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
整首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个人情感,语言清新而优美,意境悠远,深刻地表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思念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虫声咽:虫鸣声低沉,传递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 星星萤影飞不迭:星光和萤火虫的影子不断闪烁,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 碧梧风细,夜声凄切:轻柔的秋风与凄切的夜声,让人感受到孤独的情绪。
- 长空云静音鸿绝:广阔的天空中,云彩静止,鸿雁的声音消失,象征着孤独与离别。
- 天公谁解修明月:上天谁能理解那皎洁的明月,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
- 嫦娥薄命,不胜圆缺:嫦娥的命运薄弱,无法承受圆缺的悲哀,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虫声咽”比喻孤独的心情。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类情感,如“夜声凄切”。
- 对仗:如“修明月”与“嫦娥薄命”,形成对比。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虫声:象征孤独与寂静。
- 星星与萤火虫:代表美好与短暂的生命。
- 碧梧:象征高洁和孤独。
- 明月与嫦娥:象征理想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虫声咽”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孤独
- C. 愤怒
-
“天公谁解修明月”意指什么?
- A. 对明月的赞美
- B. 对命运的无奈
- C.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 B. 孤独
- B. 对命运的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by 李白
- 《月下独酌》by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忆秦娥 秋景》均表达了对月亮的思考与孤独的情感,但《静夜思》更多地表现了思乡之情,而《忆秦娥 秋景》则侧重于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