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苍梧谣 其一 立秋
作者: 张玉珍 〔清代〕
秋。一叶飘来便是愁。良宵静,况见月当头。
白话文翻译:
秋天来临,树叶一片片飘落,心中便泛起了愁绪。在这宁静的良夜中,尤其是当我看到月亮高悬于空。
注释:
- 苍梧:古地名,指今广西苍梧地区,常用来表现一种幽静、悠远的意境。
- 立秋: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标志着秋季的开始。
- 良宵:指美好的夜晚。
- 月当头:形容月亮高挂在空中,光亮明亮。
典故解析: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天的开始,古人常以此节气为时令变化的节点,赋予其忧愁的情感。古诗词常常借助季节变化来表达内心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玉珍,清代女诗人,生活在一个男性主导的时代,她以她的诗才和独特的视角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印记。她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而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立秋之际所作,正值时节变换,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达了对季节流转的感慨与内心的愁苦。
诗歌鉴赏:
《苍梧谣 其一 立秋》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情感。诗的开头“秋。一叶飘来便是愁”,一句话道出了秋天带来的情绪,天然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相互交融。秋天象征着收获与凋零,叶子飘落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人生无常的隐喻,诗人通过这片叶子,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良宵静,况见月当头”,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明亮。这种宁静与孤独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在这寂静的夜晚,月光照亮了诗人的思绪,愁绪也在月色中显得格外清晰。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孤寂,也让人思索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季节的变化来引发情感的共鸣,体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秋。一叶飘来便是愁。”:秋天的到来通过一片飘落的叶子表现,象征生命的流逝与内心的忧愁。
- “良宵静,况见月当头。”: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月亮高悬,增加了孤独感,月光照耀下的思绪显得更加清晰。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将秋天与愁绪结合,使自然景象更具情感化。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秋:象征着变化与凋零。
- 叶子:代表生命的短暂与流逝。
- 月亮:象征着清冷与孤独的思考。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孤独与愁绪
- C. 爱情
- “良宵静,况见月当头”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 A. 热闹的夜晚
- B. 宁静的夜晚
- C. 风雨交加的夜晚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写了月下的孤独,但更加强调酒与友谊的渴望,而张玉珍的《苍梧谣》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忧愁,展现出女性诗人特有的细腻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