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自磻溪将往阳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

时间: 2025-01-14 07:31:30

不到峰前寺,空来渭上村。

此亭聊可喜,修径岂辞扪。

谷映朱栏秀,山含古木尊。

路穷惊石断,林缺见河奔。

马困嘶青草,僧留荐晚飧。

我来秋日午,旱久石床温。

安得云如盖,能令雨泻盆。

共看山下稻,凉叶晚翻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是日自磻溪将往阳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

不到峰前寺,空来渭上村。
此亭聊可喜,修径岂辞扪。
谷映朱栏秀,山含古木尊。
路穷惊石断,林缺见河奔。
马困嘶青草,僧留荐晚飧。
我来秋日午,旱久石床温。
安得云如盖,能令雨泻盆。
共看山下稻,凉叶晚翻翻。


白话文翻译:

今天我从磻溪出发,要去阳平,在麻田青峰寺的下院休息。
没想到没能到达峰前寺,只是空手来到渭上村。
这个亭子倒是令人欢喜,修整的小径我并不介意去摸索。
山谷映衬着红栏杆的秀美,古木在山间显得庄重。
路途尽头让我惊讶,岩石断裂了,树林的空缺让我看到河水奔流。
马儿在青草上疲惫地嘶鸣,僧人留下晚餐让我享用。
我在秋日的午后到来,干旱已久的石床温暖如春。
怎能得云彩如盖,能让雨水倾泻如盆?
一起欣赏山下的稻田,凉风吹动着晚秋的叶子翻动。


注释:

字词注释:

  • 峰前寺:指位于山峰前的寺庙。
  • 渭上村:指在渭河上游的村庄。
  • 此亭:指眼前的亭子。
  • 聊可喜:可以稍微感到高兴。
  • 修径:修整的小路。
  • :摸索。
  • 谷映朱栏秀:山谷中映衬着红色栏杆的美丽。

典故解析:

  • 青峰寺:在唐代文人中有着一定的文化积淀,寺庙常被用作寄情的场所。
  • 秋日:秋天常象征着丰收、成熟和离别,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因其才情横溢而被称为“苏东坡”。其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质,也有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时期,他在经历了政治上的挫折后,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在秋日午后游历山水时的心情。诗的开头便通过“不到峰前寺,空来渭上村”表达了他未能达成目标的失落,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眼前美景的欣赏。诗中提到的亭子、山谷、古木和奔流的河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折射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在孤独的旅途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尽管路途艰难,但他依旧能从中找到乐趣。特别是“马困嘶青草,僧留荐晚飧”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大自然、与他人之间的互动,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与宁静。

最后,诗人以“安得云如盖,能令雨泻盆”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渴望,似乎在追求一种超然的境界。此外,诗的结尾“共看山下稻,凉叶晚翻翻”则表明他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到峰前寺,空来渭上村:未能到达目的地,感到失落。
  2. 此亭聊可喜,修径岂辞扪:亭子让人高兴,小路可以随意走动。
  3. 谷映朱栏秀,山含古木尊:描绘山谷与古木的秀丽。
  4. 路穷惊石断,林缺见河奔:路途的尽头让人感到意外,山林的缺口暴露出奔流的河水。
  5. 马困嘶青草,僧留荐晚飧:马儿疲倦,僧人留下晚餐。
  6. 我来秋日午,旱久石床温:在秋日午后到达,石床因干旱而温暖。
  7. 安得云如盖,能令雨泻盆:渴望有云覆盖,能淋雨如盆。
  8. 共看山下稻,凉叶晚翻翻:与人分享山下的稻田景象,晚风轻拂,树叶翻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安得云如盖”,将云比作盖子,表现对雨水的渴望。
  • 对仗:如“路穷惊石断,林缺见河奔”,构成对仗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亭子:象征着休息与宁静的地方。
  • 山谷、古木:代表自然的壮丽与历史的悠久。
  • 河水:象征着生命与流动。
  • 稻田:代表丰收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峰前寺”是指哪里?

    • A. 渭上村
    • B. 山上的寺庙
    • C. 青峰寺
  2. 诗人希望得到什么?

    • A. 雨水
    • B. 云如盖
    • C. 阳光
  3. 诗中“路穷惊石断”的意思是?

    • A. 路途的尽头
    • B. 石头断裂
    • C. 山间的意外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苏轼与王维的山水诗:苏轼的诗多了一份豪放与人情,王维则更为清幽与静谧。两者在表达自然的同时,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宋词三百首》
  3. 《苏轼诗文选》
  4.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