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嗟乎嗟乎彼县吏,剥肤椎髓民将死。
夏取麦兮秋取粟,笞匹红兮杖匹紫,
酒臭瓮兮肉烂床,马馀梁兮犬馀气。
雀腹鼠肠容几何,虎噬狼贪胡无已。
白话文翻译:
唉,那些县里的官吏,剥夺民众的血肉,令百姓苦不堪言。
夏天收麦子,秋天收粮食,打着红色的鞭子,挥舞着紫色的杖子;
酒香四溢的坛子里,肉在烂掉的床上;
马剩下的粮食,狗剩下的气息。
雀的肚子和鼠的肠子能有多少容积,像老虎一样贪婪的狼,毫无止境。
注释:
- 嗟乎:感叹词,表示悲叹。
- 彼县吏:指地方官吏,代指那些剥削百姓的官员。
- 剥肤椎髓:形容对民众的剥削极为残酷。
- 笞匹红兮杖匹紫:指用红色和紫色的杖子打人,象征暴虐。
- 酒臭瓮:形容酒坛里的酒味道很臭,指腐败的生活环境。
- 雀腹鼠肠:比喻贫困的生活状况,雀鼠的肚子和肠子都很小,表明生活的窘迫。
- 虎噬狼贪:形容贪婪成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石介,宋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时期,以其直言不讳的风格著称,常通过诗歌抨击社会的不公现象。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地方官吏贪婪横行、民众苦难加重的时代,石介通过此诗表达对社会现状的痛心与愤怒。
诗歌鉴赏:
《彼县吏》是一首充满愤懑和无奈的诗作,通过对地方官吏贪婪行为的控诉,展现了普通百姓的苦难。诗中反复的“嗟乎”不仅是对现状的感叹,更是对人性冷漠的控诉,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共鸣。诗人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官吏的邪恶,运用“剥肤椎髓”一语,恰如其分地揭示了官吏的残酷与贪婪。接着,通过对夏秋收获的描写,表现出官吏对农民的剥削,象征着对民众的无情掠夺。
诗的后半部分则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描绘肮脏的生活环境,揭示了贪婪带来的结果。马剩下的粮食与狗剩下的气息,暗示了社会的堕落和腐败。最后一句“虎噬狼贪胡无已”总结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对贪婪无尽的愤怒。整首诗言辞激烈,情感真挚,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嗟乎嗟乎彼县吏:诗人以感叹的语气开头,直接指向县里的官吏,表明对他们的不满。
- 剥肤椎髓民将死:形容官吏的剥削使民众痛苦至极,生存堪忧。
- 夏取麦兮秋取粟:暗指官吏对农民的无情掠夺。
- 笞匹红兮杖匹紫:用红紫之色的鞭杖象征对百姓的暴力统治。
- 酒臭瓮兮肉烂床:描绘腐败的生活状态,暗示官吏的奢靡生活。
- 马馀梁兮犬馀气:表现农民生活的困窘与无奈。
- 雀腹鼠肠容几何:用小动物比喻贫困的生活,表达对困境的无奈。
- 虎噬狼贪胡无已:总结全诗,强调贪婪成性的无止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官吏比作“虎”,比喻其贪婪和凶狠。
- 对仗:全诗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气势。
- 夸张:用极端的词汇描述官吏的剥削,突出其恶劣形象。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对县吏的控诉,深刻揭示了社会的贪婪与不公,表达了对民众苦难的同情与愤怒,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县吏:代表了腐败的官僚体系。
- 酒与肉:象征奢华与堕落,暗示官吏的腐败生活。
- 雀与鼠:象征贫困,表现出百姓的无奈与困苦。
- 虎与狼:象征贪婪与凶狠,体现恶劣的社会风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彼县吏》主要抨击的是哪类人?
- A. 农民
- B. 官吏
- C. 商人
- D. 学者
-
诗中提到的“笞匹红兮杖匹紫”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生活的贫困
- B. 官吏的暴力
- C. 农作物的丰收
- D. 酒宴的豪华
-
诗人通过何种手法来表达对官吏的控诉?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叙述
- D. 直接的指责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兵车行》
- 白居易的《卖炭翁》
诗词对比:
- 石介的《彼县吏》与杜甫的《兵车行》都反映了社会动荡时期百姓的苦难,前者侧重于对官吏贪婪的控诉,后者则通过战争造成的苦难展现民生困境。两首诗都展现了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总论》
- 《杜甫与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