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灌畦莳菜废作诗》

时间: 2024-12-29 03:34:51

莫问新来额插犀,了无魂梦到金闺。

平头上尾慵搜句,重后轻前且灌畦。

正自无人尝鼎脔,不如有客办萍虀。

庾郎三九同刍豢,野荠从教施五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连日灌畦莳菜废作诗
莫问新来额插犀,
了无魂梦到金闺。
平头上尾慵搜句,
重后轻前且灌畦。
正自无人尝鼎脔,
不如有客办萍虀。
庾郎三九同刍豢,
野荠从教施五溪。

白话文翻译

连日来辛苦地灌溉菜畦,没时间作诗。
别问我新来的额上是否戴着犀角,
只是无心的梦到达了金闺。
我写诗的开头和结尾都懒得去琢磨,
只在此时轻重地浇灌菜畦。
本来就没有人来尝我做的美食,
不如有客人来帮我处理一些浮萍。
庾郎在三九的寒天一起喂养牛羊,
野荠也可以随意施肥在五溪旁。

注释

  • 额插犀:额头上插着犀角的装饰,象征着华丽和权贵。
  • 金闺:指富贵人家的闺房,象征着奢华和美好生活。
  • 鼎脔:鼎的肉,指美味的菜肴。
  • 萍虀:浮萍,水面上的草本植物,象征着平淡无奇的日常。
  • 庾郎:指庾信,南朝诗人,此处引申为有名的诗人。
  • 三九:指寒冷的冬季,三九是指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乡村生活与自然风光,常常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连日阴雨的日子,作者在忙于种植蔬菜,无暇作诗,反映了他对土地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日常的种植活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开篇的“莫问新来额插犀”意在拒绝外界的虚荣与浮华,诗人更在意的是内心的宁静与自处。接着,连日的劳作让诗人感到疲惫,难以提笔作诗,反映了生活的压力与无奈。

诗中“正自无人尝鼎脔,不如有客办萍虀”一句,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宁可有人分享平淡的生活,也不愿孤独地享受奢华的美食。这里的“鼎脔”与“萍虀”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与珍视。

整首诗在意象上混合了自然与人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既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接受。通过平易近人的语言,诗人将个体的情感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令人心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问新来额插犀:不必询问我是否有华丽的装饰,暗示对外界的漠视。
  • 了无魂梦到金闺:梦境中似乎只停留在奢华之地,但内心却是空虚的。
  • 平头上尾慵搜句:对诗句的开头与结尾都显得懒散,反映出创作的疲惫。
  • 重后轻前且灌畦:只专注于眼前的农作,忽略了更高远的追求。
  • 正自无人尝鼎脔:没有人品尝我所做的珍馐,暗示孤独。
  • 不如有客办萍虀:不如有客人来分享平凡的生活。
  • 庾郎三九同刍豢:引述庾信与朋友共度寒冬的情景,传达友情的重要。
  • 野荠从教施五溪:强调自然的丰盈与随意,反映对自然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如“鼎脔”与“萍虀”的对比,突出生活的真实与理想的差距。
  • 象征:通过“金闺”与“野荠”,表现对奢华与平淡的态度。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与对高贵生活的拒绝,反映出诗人在平凡生活中的深刻思考与情感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犀角:象征奢华与权力的装饰,暗示社会地位。
  • 金闺:代表富贵生活的理想。
  • 鼎脔:象征美味的生活,渴望却又感到无奈。
  • 野荠:象征自然与朴素,反映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额插犀”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奢华与权贵
    C. 乡土情怀

  2. 诗中“无人尝鼎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孤独与失落
    B. 快乐与满足
    C. 自豪与骄傲

  3. “庾郎三九同刍豢”中的“庾郎”指的是哪位著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庾信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比较葛立方的《连日灌畦莳菜废作诗》和王维的《终南山》,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自然与人情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但葛立方更加强调对生活的平淡与真实,而王维则更注重于隐逸与逍遥的理想。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