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二之二)》

时间: 2025-01-04 06:48:26

半销檀粉睡痕新。

背镜照樱唇。

临风再歌团扇,深意属何人。

轻调笑,浅凝颦。

认情亲。

最难堪酒,似不胜情,依样伤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诉衷情(二之二)
半销檀粉睡痕新。
背镜照樱唇。
临风再歌团扇,
深意属何人。
轻调笑,浅凝颦。
认情亲。
最难堪酒,
似不胜情,
依样伤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晨起时的状态,脸上尚有淡淡的妆痕,微微的睡意还未完全消散。她在镜前照见自己樱桃般的红唇,轻风中又重新唱起歌来,手中把玩着团扇,但她的深情意向却不知该寄托于何人。她轻声调笑,微微皱眉,心中感情似乎很亲近,却又难以承受酒醉的情感,仿佛无法抑制内心的伤春之情。

注释:

  • 檀粉:一种用于化妆的粉末,这里指女子刚化妆的痕迹。
  • 背镜:背对镜子,指女子在镜前的姿态。
  • 樱唇:形容女子的嘴唇红润如樱桃。
  • 团扇:一种扇子,通常为圆形,女子在风中摇扇。
  • 认情亲:认出情感,指对感情的敏感和了解。
  • 难堪酒:酒让人难以承受,暗指因酒而生的愁苦情绪。

典故解析:

“酒”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情感的宣泄与折磨,特别是在表达离愁别绪或爱情苦闷时尤为常见。诗中的“伤春”则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主题,表达对春天的感伤,暗指春天的短暂和人事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贺铸(约1052年-1123年),字承志,号秋水,宋代词人,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作品多以婉约见长。他的词风格清丽,情感真挚,常表现出对爱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作者在词中寄托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紧密结合。

诗歌鉴赏:

贺铸的《诉衷情(二之二)》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整首词氛围柔和,描绘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细节,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诗中通过描写女子刚睡醒时的状态,巧妙地引出她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尤其是“背镜照樱唇”一句,将女子的娇美与她内心的情感纠葛巧妙结合,生动地展现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在“临风再歌团扇”中,女子似乎试图通过歌声和扇子来排解内心的烦闷,但“深意属何人”则让人感受到她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整首词的情感流露极为自然,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清丽而又哀伤的爱情故事,令人心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半销檀粉睡痕新” - 描绘女子刚睡醒,面上仍有化妆的痕迹,显示出她的娇羞与美丽。
  2. “背镜照樱唇” - 反映她对自身美丽的欣赏,同时也暗示着她内心的情感。
  3. “临风再歌团扇” - 在微风中再次唱歌,表现她试图用音乐来舒缓情感。
  4. “深意属何人” - 透露出她对爱情的思索与迷惘,不知道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哪里。
  5. “轻调笑,浅凝颦” - 轻松的笑与微微的皱眉,展现了她内心的矛盾。
  6. “认情亲” - 明白自己的感情,却又无处倾诉。
  7. “最难堪酒” - 酒成为情感的象征,表明她难以承受的情感重负。
  8. “似不胜情,依样伤春” - 与春天的短暂、情感的脆弱相呼应,表达出一种无奈的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嘴唇比作樱桃,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酒”来表现情感的压迫。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反映了女子对情感的敏感与脆弱。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爱情中的痛苦与快乐,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檀粉:象征女子的妆容与青春。
  • 樱唇:代表美丽与爱情的向往。
  • 团扇:象征优雅与温柔,反映女子的内心世界。
  • :代表情感的宣泄与压抑,成为情感的载体。
  • :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感情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樱唇”指代什么?
    A. 女子的眼睛
    B. 女子的嘴唇
    C. 女子的头发
    D. 女子的脸颊

  2. 诗中“最难堪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酒的喜爱
    B. 对爱情的无奈
    C. 对友谊的珍视
    D. 对生活的满意

  3.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哪个主题?
    A. 友情
    B. 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C. 自然的美丽
    D. 社会的变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贺铸的《诉衷情(二之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对爱情的渴望。贺铸的词中更多地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无奈,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爱情的执着与追忆。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体现了古代女性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