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买舡脕至严州》

时间: 2025-01-19 23:38:38

重雾疑朝雨,斜阳竟脕晴。

万山江外尽,一塔岭尖明。

舟小宁嫌窄,途长已倦行。

子陵台下水,未酌竟先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沙买舡脕至严州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重雾疑朝雨,斜阳竟脕晴。
万山江外尽,一塔岭尖明。
舟小宁嫌窄,途长已倦行。
子陵台下水,未酌竟先清。


白话文翻译:

在浓重的雾中,我以为是早晨的雨,斜阳下竟然放晴。
远处的万山都消失在江水之外,只有一座塔在岭上显得格外明亮。
小舟虽然不算宽敞,但我并不觉得狭窄,路途虽长,我已感到疲倦。
在子陵台下的水面上,我没有喝水,竟然先感到其清澈。


注释:

字词注释:

  • 脕(lián):形容天气的变化,此处意为“放晴”。
  • 子陵台:指的是东汉时的子陵,寓意历史悠久的地方,台下的水清澈可见。

典故解析:

  • 子陵:历史上与陶渊明有关系的地点,陶渊明曾在此饮酒,象征隐逸与清雅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格清新自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游历严州,意在表现他对自然的观察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反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白沙买舡脕至严州》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与旅途感受的诗,开篇用“重雾疑朝雨”描绘出一种朦胧的氛围,给人以不确定感,却又在“斜阳竟脕晴”中转为明朗,展示了自然的变化无常。接着,诗人通过“万山江外尽,一塔岭尖明”来表达目之所及的辽阔与高远,山的消逝与塔的突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景物的层次感。

在舟行的描写中,诗人自我调侃“舟小宁嫌窄”,显现出一种豁达与随和,虽舟小却不觉狭窄,进一步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态度;而“途长已倦行”则表达了旅途的辛劳。这种与自然、与自我的和谐关系贯穿整首诗,最终在“子陵台下水,未酌竟先清”中达到高潮,水的清澈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全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更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悠然自得的生活哲学,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雾疑朝雨:浓雾笼罩,令人误以为是下雨,描写了清晨的湿润气候。
  2. 斜阳竟脕晴:斜阳照射下,雾气渐散,天气转晴,形成了温暖的氛围。
  3. 万山江外尽:远方的山峦与江水交融,表现出开阔的景象。
  4. 一塔岭尖明:山中一座塔显得格外明亮,突出了塔的高耸。
  5. 舟小宁嫌窄:小舟虽小,但诗人并不觉得不便,显示出心态的从容。
  6. 途长已倦行:旅途遥远,诗人感到疲倦,表现出对旅程的真实感受。
  7. 子陵台下水:提到历史名胜,赋予了自然景观深厚的文化内涵。
  8. 未酌竟先清:在水边未饮先感受水的清澈,代表一种对自然的欣赏与体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重雾疑朝雨,斜阳竟脕晴”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淡泊,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心境清明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重雾:象征迷雾和不确定的未来。
  2. 斜阳:代表时间的流逝与温暖的希望。
  3. 万山:象征辽阔与高远的理想。
  4. :象征人生旅途中的艰辛与坚持。
  5. 子陵台水:象征清澈与宁静的心灵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斜阳竟脕晴”意指什么?
    A. 太阳下山
    B. 天气放晴
    C. 雨停了

  2. 填空题:诗人形容航行的舟为“舟小宁嫌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子陵台与陶渊明有关。 (对/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自然与隐逸生活的诗作。
  • 王维《鹿柴》:描绘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的佳作。

诗词对比:

与李白《早发白帝城》比较,李白的诗更加豪放,而杨万里的作品则显得细腻与平和,二者均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受。李白强调瞬间的壮丽与豪情,而杨万里则更注重心境的清明与悠然。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