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尤端明四首
作者:李曾伯
忆昨趋湘水,公归问锡山。
惜时为俗累,欠往拜师颜。
不复亲温厉,畴其念险艰。
莫持鸡炙去,老泪不胜潸。
白话文翻译
想起昨天我到湘水边,您刚刚归来,问我关于锡山的事情。
惋惜时间被世俗的琐事所拖累,未能前往拜访师傅颜渊。
再也无法亲近温暖的教诲,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日子。
请不要再带着鸡肉炙烤的食物走了,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注释
- 趋:前往。
- 湘水:指湘江,古人常以水为背景。
- 锡山:在此可能是指一处名山,或与某位高人的隐居地有关。
- 惜时为俗累:可理解为对时间的珍惜,但因世俗琐事而感到疲惫。
- 拜师颜:指向孔子的学生颜渊学习,体现对师道的尊重。
- 亲温厉:亲近和温暖的教诲。
- 老泪不胜潸:形容年长者因感慨而流泪,表达深切的哀伤。
典故解析
- 颜渊:孔子的高徒,以德行著称,表达对师道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 鸡炙:古代宴请的美食,这里隐含着对世俗享乐的厌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抒情,风格清新细腻,常以社会现实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对尤端明的追悼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怀念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尤端明的深切哀思和对师道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湘水的回忆,引入了对锡山的思考,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前两句通过描绘景象,设置了怀念的基调,而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感慨,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反思。
诗中的情感层次分明,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尤其在最后一句“莫持鸡炙去,老泪不胜潸”中,诗人以“鸡炙”引入,对世俗享乐的拒绝,突显了内心的孤独与悲痛。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哀伤中透出一丝哲思。
诗词解析
- 忆昨趋湘水:回忆往日到湘水的情景,唤起对友人的记忆。
- 公归问锡山:友人归来,询问关于名山的事,暗示对文化的追求。
- 惜时为俗累:时间被世俗琐事拖累,表现出对时间的珍惜与无奈。
- 欠往拜师颜:未能前往拜访老师,体现对师道的尊重与追求。
- 不复亲温厉:无法再得到亲近的教导,表现出孤独感。
- 畴其念险艰:回忆起艰难岁月,情感愈发沉重。
- 莫持鸡炙去:拒绝世俗的享乐,体现出对内心深处的追求。
- 老泪不胜潸:表达内心的悲痛与无奈,情感至深。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结构,使得语言更加精炼。
- 比喻:通过“鸡炙”隐喻世俗享乐,增强了诗句的深度。
- 排比:情感的逐步展开,形成层层递进的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对友人的怀念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师道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忆,表达出对时间的珍惜与对现世的无奈,展现了深邃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湘水:象征着回忆与情感的流动。
- 锡山:象征着高洁的理想与追求。
- 鸡炙:象征着世俗的享受与无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锡山”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追求
c) 享乐 -
“莫持鸡炙去”的意思是什么? a) 不要再享受世俗
b) 不要再吃鸡肉
c) 不要再和朋友聚会 -
诗中提到的“颜渊”是谁? a) 诗人的朋友
b) 孔子的学生
c) 诗人的老师
答案
- b) 追求
- a) 不要再享受世俗
- b) 孔子的学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怀念与感伤。
- 白居易的《琵琶行》:对往事的追忆与情感的流露。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李曾伯《挽尤端明四首》都表达了对自然与友人的怀念,但李白的作品更为豪放,而李曾伯则更显细腻和哀伤。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李曾伯的诗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