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展也岷峨秀,钟为柱石臣。
直声留谏纸,硕望压朝绅。
群议王师锐,孤忠主听陈。
天其昌我宋,尧舜致君民。
白话文翻译:
展现的是岷峨的秀美,钟声如同柱石般沉稳。
正直的言辞留在谏言的纸上,伟大的理想压制了朝中的绅士。
群臣讨论王师的锐利,孤独的忠臣向主上陈述意见。
愿天佑我宋朝昌盛,像尧舜那样使君主与百姓和谐。
注释:
- 岷峨:指岷山,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 钟:指钟声,象征正义与威严。
- 柱石:比喻稳定的支柱。
- 谏纸:指谏言的书信。
- 硕望:指宏伟的理想或志向。
- 朝绅:指朝廷中的士人或权贵。
- 孤忠:指孤独而忠诚的人。
- 尧舜:古代贤明君主,象征理想的统治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生平多有仕途波折,作品常以政治、理想为主题,风格清新、质朴。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朝时期,政治形势复杂,士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成为创作的主题。诗人借用自然景象抒发对国家和君主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开头以“岷峨秀”描绘自然之美,象征着国之壮丽与希望,接着用“钟为柱石臣”来表达对忠臣的赞美,强调正直的声音应当被重视和倾听。接下来的“群议王师锐”则流露出对军事与国家安全的思考,显示了诗人对当时局势的敏感和忧虑。最后以“天其昌我宋,尧舜致君民”收尾,表达了对宋朝恢复繁荣的美好愿望,借古代圣君尧舜的贤德作对比,突显对理想君主的向往。
整首诗运用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情感真挚而深刻,展现了诗人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展也岷峨秀:描绘了岷峨山的秀美,象征国家的壮丽。
- 钟为柱石臣:钟声代表忠臣的声誉,柱石则比喻其坚定的立场。
- 直声留谏纸:忠臣的直言应被记录,表明对谏言的重视。
- 硕望压朝绅:伟大的理想压制了那些只顾个人利益的权贵。
- 群议王师锐:众臣讨论国家的军事力量,表明对国家安全的关注。
- 孤忠主听陈:孤独的忠臣向君主提出建议,体现忠诚。
- 天其昌我宋:恳求上天保佑宋朝繁荣昌盛。
- 尧舜致君民:以尧舜为榜样,强调明君与百姓的和谐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钟为柱石臣”,通过比喻强调忠臣的重要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期望,呼唤贤明的统治者,强调忠诚与正直的重要性,展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岷峨:象征壮丽、希望。
- 钟:象征忠诚与威严。
- 尧舜:代表理想的统治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曾伯是哪一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
“孤忠”在诗中指代什么?
a) 忠诚而孤独的人
b) 多数人的意见
c) 权贵 -
诗中提到的“尧舜”象征什么?
a) 贫穷
b) 理想的统治者
c) 战争
答案:
- b) 宋代
- a) 忠诚而孤独的人
- b) 理想的统治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但更多关注于民生疾苦。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描绘了壮志未酬的情怀,强调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