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傅山父小园十咏》

时间: 2025-01-04 10:37:20

竹边闻鹤思高举,松下观禽觉倦飞。

幸有故书千帙在,呼儿共读嗣前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边闻鹤思高举,
松下观禽觉倦飞。
幸有故书千帙在,
呼儿共读嗣前徽。

白话文翻译:

在竹林边听到仙鹤的鸣叫,心中渴望能高飞;
在松树下看见鸟儿,感到有些疲倦,不想再飞翔。
幸好有旧书千卷在手,
我呼唤儿子一同阅读,续写前人的荣光。

注释:

  • 竹边:竹子旁边,指环境中的自然元素。
  • :这里指的是仙鹤,象征高洁、长寿的理想。
  • 松下:松树下,象征坚韧和长青的精神。
  • 倦飞:疲倦地飞翔,表达一种对世俗奔波的疲惫感。
  • 故书:旧书,指古代的经典文献。
  • 千帙:千卷,形容书籍的数量众多。
  • :指作者的孩子,体现家庭的温情与教育的责任。
  • 前徽:前人的光辉,指先贤的成就与教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孟明,号渔渔,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年间。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表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曾伯隐居于小园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古典文化的传承意识。诗人通过对周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向往和对教育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林和松树两种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高远与疲惫。开头两句,诗人站在竹边,听着仙鹤的鸣叫,心中仿佛升腾起一种理想的追求,渴望能够像鹤一样高飞。接着,松下观鸟,却感到一丝倦意,暗示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人生也难免有疲惫和无奈。最后两句,诗人转向家庭,呼唤儿子共读旧书,既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映射出诗人珍惜家庭生活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诗人在享受宁静的生活时,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体现出一种和谐的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边闻鹤思高举:在宁静的竹林中,听到鹤鸣,心中向往高飞的理想。
  2. 松下观禽觉倦飞:在松树下看鸟儿,感到对追逐的疲倦,反映出生活的疲惫感。
  3. 幸有故书千帙在:感到欣慰的是,有丰富的古书可以阅读,体现对文化的依赖。
  4. 呼儿共读嗣前徽:呼唤儿子一起读书,传承前人的智慧与精神。

修辞手法:

  • 对比:竹边与松下形成对比,前者象征理想,后者象征现实的倦怠。
  • 象征:鹤和鸟分别象征着高洁的理想与现实的疲惫,传达出人生的矛盾。
  • 排比:通过句子结构的排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层次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的重视。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内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追求高洁理想与珍视家庭生活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 :象征高洁与坚韧,代表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象征长寿与高洁,寓意着诗人向往的精神境界。
  • :代表坚韧与长青,体现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 :象征传统文化与智慧,代表着诗人传承的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李曾伯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鹤”和“鸟”分别象征什么?

    • A. 理想与现实
    • B. 生活与死亡
    • C. 时间与空间
  3. 诗的最后一句中,诗人希望和谁一起读书?

    • A. 朋友
    • B. 儿子
    • C. 自己

答案:

  1. B. 李曾伯
  2. A. 理想与现实
  3. B. 儿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与《和傅山父小园十咏》
    • 两首诗均描写自然生活,王维更注重宁静的氛围,而李曾伯则强调对理想的追求与家庭教育的结合。王维的诗中多了几分淡泊名利的洒脱,而李曾伯则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体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曾伯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