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
作者:欧阳修 〔宋代〕
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
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
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深了,雨过之后的西湖格外美好,各种花卉竞相开放。
蝴蝶飞舞,蜜蜂嗡嗡作响。阳光明媚,温暖的天气使花儿愈加娇艳。
一只装饰精美的船缓缓驶过,仿佛是神仙驾临。
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水面上,湖面宽阔,微风拂过,乐声悠扬。
注释:
- 春深:春天已深,指春季已经进入较晚的时期。
- 雨过:指经过一场春雨,带来清新的气息。
- 百卉:指各种花卉。
- 争妍:竞相争艳。
- 兰桡:兰花装饰的船只。
- 画舸:装饰华美的船。
- 悠悠去:缓缓地驶去。
- 神仙:传说中的神人,常被描绘为超凡脱俗的存在。
- 返照:夕阳的余晖。
- 水阔风高:湖面宽阔,风力较大。
- 扬管弦:乐器声响起,音乐悠扬。
典故解析:
- 神仙: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神仙常代表超脱世俗的理想生活,象征着美好与宁静。
- 西湖: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美丽的湖泊,许多文人墨客在此吟咏,留下了大量诗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吟先生,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及历史学家。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诗词,提倡“文以载道”,主张文学应服务于社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正值西湖最美的季节。诗人借用西湖的美景表达对春天的赞美,表现出一种轻松和愉悦的心情。
诗歌鉴赏:
《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展现了春天西湖的生机与美丽,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春天的温暖与活力。开头的“春深雨过西湖好”便点明了季节背景,接着“百卉争妍”描述了花卉的争相开放,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繁华景象。随着诗句的推进,蝴蝶和蜜蜂的出现则突显了自然的生动与活力,音响的描写更是传达了春日的欢快气氛。诗人在“兰桡画舸悠悠去”中,描绘出了一幅如梦如幻的场景,仿佛神仙下凡,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遐想。最后的“水阔风高扬管弦”则表现出宽广的湖面与轻快的乐声,营造出一种恬静而愉悦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精美的意象、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欢愉,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深雨过西湖好:春天已经深了,雨后西湖的景色尤其好。
- 百卉争妍:各种花卉竞相开放,争相展示自己的美丽。
- 蝶乱蜂喧:蝴蝶飞舞,蜜蜂在此处嗡嗡作响,生动地描绘了忙碌的春日景象。
- 晴日催花暖欲然:晴天的阳光催促着花儿绽放,暖洋洋的气息令人愉悦。
- 兰桡画舸悠悠去:一只装饰华美的船缓缓驶过,给人以悠然自得的感觉。
- 疑是神仙:仿佛看见神仙驾临,增添了一种超然的气氛。
- 返照波间: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湖水上,形成美丽的光影。
- 水阔风高扬管弦:湖面宽广,微风拂面,乐声响起,营造出愉悦的春日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疑是神仙”,将美好的景象与神仙联系,增添了诗的幻想色彩。
- 拟人:如“蝶乱蜂喧”,赋予了昆虫以生命,使场景更为生动。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尤其在各句之间的对称和韵律上,体现了诗人的匠心独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展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传达出一种闲适、愉快的情感基调,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西湖:代表着美丽与灵秀,常为文人所歌颂的对象。
- 花卉:象征着生命的绽放与繁荣。
- 神仙:代表超凡脱俗的理想,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百卉争妍”意思是: A. 各种花卉竞相开放
B. 花卉凋零
C. 只有一种花
D. 春天来临 -
“兰桡画舸悠悠去”中的“兰桡”指: A. 一种花
B. 船的装饰
C. 船的名称
D. 渔夫 -
诗中描写的景象主要发生在: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D. 春天
答案:
- A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写春天江边美景,抒发对自然的热爱。
- 《泊船瓜洲》(王安石):同样以水乡景色为背景,表达对生活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但《春江花月夜》更侧重于夜晚的意境与情感的抒发,而《采桑子》则展现了白天的繁华与生机。
参考资料:
- 《欧阳修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