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泊 张耒 〔宋代〕
远雁初归枫叶乾,孤舟晚系岸边滩。 淮声夜静凌风壮,月色秋深照客寒。 疏拙功名甘阔略,飘零踪迹但悲叹。 不关酒薄难成醉,自是年来少所欢。
白话文翻译:
远方的雁群刚刚归来,枫叶已经干枯,孤独的小船在傍晚时分系在岸边的沙滩上。 淮河的水声在夜深人静时显得格外雄壮,秋夜的月光照在旅客身上,带来寒意。 对于功名,我宁愿选择疏远和简略,我的漂泊生涯只带来悲伤和叹息。 并非因为酒淡而难以醉倒,而是近年来我很少感到快乐。
注释:
- 远雁:指从远方归来的雁群。
- 初归:刚刚归来。
- 枫叶乾:枫叶已经干枯。
- 孤舟:孤独的小船。
- 晚系:傍晚时分系住。
- 淮声:指淮河的水声。
- 凌风壮:在风中显得格外雄壮。
- 月色秋深:秋夜的月光。
- 照客寒:照在旅客身上,带来寒意。
- 疏拙功名:对于功名的疏远和简略态度。
- 甘阔略:宁愿选择简略。
- 飘零踪迹:漂泊的生涯。
- 但悲叹:只带来悲伤和叹息。
- 不关酒薄:并非因为酒淡。
- 难成醉:难以醉倒。
- 自是年来:近年来。
- 少所欢:很少感到快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此诗可能创作于张耒晚年,表达了他对漂泊生涯的感慨和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泊舟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和对人生漂泊的悲叹。诗中的“远雁初归枫叶乾”和“月色秋深照客寒”等句,都透露出诗人对季节变迁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泊舟为背景,通过对远雁、枫叶、淮声、月色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诗中的“孤舟晚系岸边滩”和“月色秋深照客寒”等句,不仅描绘了具体的景象,更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感悟,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泊和对人生漂泊的悲叹,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超脱和悲凉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远雁初归枫叶乾:远方的雁群刚刚归来,枫叶已经干枯,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
- 孤舟晚系岸边滩:孤独的小船在傍晚时分系在岸边的沙滩上,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漂泊。
- 淮声夜静凌风壮:淮河的水声在夜深人静时显得格外雄壮,增强了诗中的孤寂感。
- 月色秋深照客寒:秋夜的月光照在旅客身上,带来寒意,加深了诗人的孤独和凄凉。
- 疏拙功名甘阔略:对于功名,诗人宁愿选择疏远和简略,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泊。
- 飘零踪迹但悲叹:诗人的漂泊生涯只带来悲伤和叹息,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 不关酒薄难成醉:并非因为酒淡而难以醉倒,而是近年来诗人很少感到快乐。
- 自是年来少所欢:近年来诗人很少感到快乐,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认识。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淮声夜静凌风壮”中的“凌风壮”,赋予淮声以人的动作和情感。
- 对仗:如“远雁初归枫叶乾”与“孤舟晚系岸边滩”,“淮声夜静凌风壮”与“月色秋深照客寒”等句,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泊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和对人生漂泊的悲叹。诗中的自然景物不仅是对现实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超脱和悲凉情怀。
意象分析:
- 远雁:象征着归乡和离别,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漂泊。
- 枫叶:象征着秋天的萧瑟和生命的凋零,加深了诗中的孤寂感。
- 淮声:象征着自然的壮阔和人生的无常,增强了诗中的孤寂感。
- 月色:象征着清冷和孤独,加深了诗人的孤独和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远雁初归枫叶乾”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中的“孤舟晚系岸边滩”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平静
-
诗中的“疏拙功名甘阔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什么态度? A. 热衷 B. 淡泊 C. 厌恶 D. 无奈
-
诗中的“不关酒薄难成醉”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
- C. 秋天
- B. 孤独
- B. 淡泊
- D.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功名的淡泊。
- 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诗也描绘了诗人泊舟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认识。
诗词对比:
- 张耒《夜泊》与杜甫《旅夜书怀》: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但张耒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宋代文人的超脱和悲凉情怀,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对宋代诗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 《张耒诗集》:收录了张耒的诗歌作品,对其诗歌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