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 ——白居易
心绪万端书两纸,
欲封重读意迟迟。
五声宫漏初鸣夜,
一点窗灯欲灭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深人静时写信给好友元九的情景。心中思绪繁杂,写了两张纸的信,却总是想要再次阅读,迟迟不愿封口。此时,夜已深,宫中的漏声已经开始响起,而窗前的灯光也快要熄灭了。
注释
- 心绪万端:心中有许多复杂的情感和思绪。
- 书两纸:写了两张纸的信。
- 欲封重读:想要封口信件,但又想重读一遍。
- 五声宫漏:指宫中漏刻的钟声,表示时间的流逝。
- 一点窗灯:窗边的灯火,象征着孤独的夜晚。
典故解析
“宫漏”指的是古代宫殿中用来计时的漏水器,通常在夜晚用来报时。白居易提到的“五声宫漏”暗示着夜深人静,时间在悄然流逝,使得写信的情景显得更加孤独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风格清新流畅,善于描绘社会现实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涵盖了各种题材,包括政治、生活、爱情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与好友元九(元稹)的交往期间。两人志同道合,情谊深厚。诗作反映了诗人在孤独夜晚对朋友的思念和深切的情感。
诗歌鉴赏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夜诗,展现了诗人在深夜独自写信时的心理状态。开头两句“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虽然写下了信,但他却不想轻易地将其封好,显示了对好友的深厚情感和对言辞的思索。
接下来的“五声宫漏初鸣夜”引入了时间的流逝,夜晚的寂静和钟声的清脆使得情感更加浓烈。诗人似乎在思考写信的意义,夜深人静,窗边的灯光即将熄灭,象征着孤独与思念的无奈。这种意象在字里行间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尽的牵挂。
整首诗通过对情感的细腻描写和对夜晚意象的运用,展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个深情诗人的特质。他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而深刻,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心绪万端书两纸:心中思绪繁杂,写了两页信纸。
- 欲封重读意迟迟:想要封口,却又不舍得重读。
- 五声宫漏初鸣夜:夜深时,宫中的漏水声开始响起,时间在流逝。
- 一点窗灯欲灭时:窗前的灯光快要熄灭,象征着孤独和思念。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宫漏”和“窗灯”,分别象征时间和孤独,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主题思想:
-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夜晚的孤独感,提醒我们珍惜与朋友之间的情谊。
意象分析
- “宫漏”: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夜晚的宁静与孤独。
- “窗灯”:象征着孤独与思念,随着夜的加深,灯光即将熄灭,暗示诗人的情感也在渐渐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宫漏”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计时器
- C. 一种饮品
- D. 一种建筑
-
诗人在写信时,心中感到怎样的情绪?
- A. 开心
- B. 复杂
- C. 愤怒
- D. 无聊
-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对友人的思念
- B. 对爱情的向往
- C. 对自然的描写
- D.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王之涣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禁中夜作》与李白的《夜泊牛津》,两首诗均描绘了夜晚的情景,但白居易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则展现了豪放的气质。两者风格迥异,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代诗歌鉴赏》
- 《白居易研究》